近况报告 1(第7/7页)

“不过也有并不违背的。古印第安的印加帝国,他们神像的两只手里都拿着古柯的叶子。我这么说并不是赞同服食毒品,不过我敢断定,将来人类的进化必将与脑内毒品有关,目前我正在思考能证明这个观点的方法。”

“脑啡肽这种物质其实在很原始的生物中也能找到。从初等生物开始,生命体就靠体内的这种物质来抑制疼痛了,效果比吗啡更强,同进还能产生欣快感。中国人古代留传下的针灸术也能产生这种作用。据分析,用针刺进人体的穴位时,大脑就会促进脑啡肽物质的分泌。”

“实际上,脑啡肽和快感之间并无直接的关系,它只能抑制一种叫做伽玛氨基丁酸的神经传导物质,而伽玛氨基丁酸又能控制多巴胺这种物质的分泌。也就是说,脑啡肽能促进多巴胺分泌,而这种叫多巴胺的物质才与人体的生存状况密切相关。”

其实,当时御手洗的话并不止这么多,那以后他还洋洋洒洒地说了好久。由于我完全听不懂他所说的东西,因此只能摘录到这里为止。这么做也许会让读者们感觉过于乏味吧。总之,御手洗经常对我发表长篇累牍的言论,他的推理能力往往就发挥在这样一些事情上。

不过,我认为以上这些话对于他犯罪方面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把它写进了这里。这是因为,杀人往往可以分为两种,一种就是在脑啡肽的刺激下实施的,另一种是由于凶手面临生存上的原因才产生的。在日本涉及犯罪的作品中,往往把描写上述第二种原因导致的凶杀案的小说冠以社会派小说之名。


[1] 托马斯·爱德华·劳伦斯(Thomas Edward Lawrence,1888-1935),也称“阿拉伯的劳伦斯”,因在一九一六至一九一八年的阿拉伯起义中作为英国联络官的角色而出名,被许多阿拉伯人和英国人当做英雄。劳伦斯因为在作品中表现出自己的同性恋倾向而颇受争议。

[2]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Пётр Ильич Чайковский,1840-1893),俄罗斯浪漫派作曲家,其性取向一直有争议,大部分学者认为他是同性恋者。

[3] 指Low Intensity Conflict,即“低强度冲突”,是一个军事术语,指两次战争中间的和平状态,频繁使用武力的地方很少,但存在不明朗性和间歇性,因此仍然难以把握大局。

[4] 日本的邮筒都是红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