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刚·马卡特(第11/39页)

“嗯。”海因里希点点头。

“另外,一九七五年还发生了一件大事,有学者宣称所谓的雷龙其实根本不存在。”

“是吗?”

“对,最后结论是稍后才被证实的。但在一九七五年初,就有研究者发表论文,主张被称为雷龙的恐龙骨骼化石,其实是已知的迷惑龙骨骼的一部分。而马卡特先生完全不知道这个结论。也就是说,已经可以大致确定,那件事是在一九七四年发生的。”

“嗯,有道理。”

“这也和马卡特先生认为自己现在的年龄是二十七或二十八岁相符。二十七岁的话是一九七四年,二十八岁则是一九七五年。”

“嗯。”海因里希低声应道。

“这么一来,事件发生的时间就知道了。可是,一九七四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接下来就需要我们的分析了。”

“没错。”海因里希又重新坐回到沙发上。

“这件事,或许和马卡特先生的兴趣无关,却和《钻石天空中的露西》这首歌有着紧密的关系。对吧?”

海因里希点点头说:“应该是,这就是你总提到的所谓理论上的推演结果。”

“我们已知的众多信息里隐藏着很多暗示,可也有很多不合常理之处,会混淆我们的视听,因此我们必须慎重选择,去伪存真,才能找出正确无误的加以使用。”

“哦,这太难了。如果这么想的话,材料确实太多了。”

“怎么会太难呢?从这些材料中能发现路标啊!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大致的方向。马卡特先生是从哥德堡大学的生物系毕业的,然后上了海洋微生物的考察船,对吧?”

“对。”

“但他比较喜欢陆地上的生物,所以后来上岸了。”

“他确实说过比较喜欢陆地上的古生物。”

“对,是古生物。”我点了点头,“而且他尤其向往挖掘恐龙化石,还想把它当做一辈子的事业。”

“这么说,他上岸后就去挖掘恐龙化石了吗?我不这么认为。”

“为什么?”

“一九七四年,这个领域最吸引人的地区应该是南美和北美大陆。如果他去了美国,就会获得许多其他领域的知识,无论是地理环境还是实际出土的化石,都与他之前接触的不同,这些都会改变他当初的专业方向。这么一来,吸引他的就不再是恐龙了。”

“那会是什么呢,洁?”

“对他来说,熟悉程度超过恐龙、需要具备更深入的古生物学知识,同时又要进行挖掘作业的,显然就只有人类学了。他参与了寻找所谓人类进化史上‘缺失的环节’,他自己也说对这方面十分热衷。”

“哦。”

“我之所以能把推理朝这个方向推进,是因为这些暗示都有迹可循,也很合乎逻辑,很多片段都往这个方向集中,仔细找的话需要多少资料都能找到。比方说,有关人类祖先的化石,他可以准确无误地说出尼安德特人、爪哇猿人和克罗马侬人化石的发现年份。在两次询问中,他都回答得非常准确,而且数字和内容完全没有改变。再者,他对一九○九年在英国发生的皮尔当人造假案,也有非常准确的了解,这些都能证明他对这个研究领域有着非比寻常的兴趣。”

“嗯。”

我把艾刚画的精灵素描拿起来,递给海因里希。

“这张图也能说明一些问题。他画的这个精灵的脸,显然是猿人的脸,而不是现代人。他画的其实就是他自己心中留存的那个所谓的‘缺失的环节’。”

“嗯,换句话说,故事中的精灵其实就是猿人?”

“是的。暗示这件事的话,马卡特先生说过许多次。例如,精灵被埋在地底下。”

“嗯。”

“他说过,在被他挖出来之前,精灵一直都在地底下休息。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精灵对他而言指的是什么。”

“嗯。”

“还有,当我告诉他黄色手帕就是地面,并询问他下面有什么东西时,他马上不假思索地给出了答复:‘埋在地下的是猿人的化石。’这也说明他与猿人,以及参与挖掘所谓的‘缺失的环节’有联系。”

“原来如此。”

“更多的依据也在这本《重返橘子共和国》里。”

“你所说的‘更多的依据’是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