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指记(第6/16页)

“我的天!我竟送了他的老命!”说着不觉双膝一软,就地跪了下来。一面抽泣着央求:“老爷,可怜小民,我委实不是有意伤害他……一时失闪了手,多灌了该死的黄汤。”

狄公命衙卒盖好尸体,锁上门,将蓝掌柜带回衙内书斋去细细盘问。

狄公双目紧盯着蓝掌柜,说:“我再与你看一样东西。”说着从衣袖里拿出了那枚戒指问道:“你为什么说不曾见过它?”

蓝掌柜老大委屈地说道:“小民一时不知那位先生是衙里的相公,不便与他细说。”

“我再问你,那年轻女子究竟是什么人?”

蓝掌柜耸了耸肩,说道:“小民实不知那女子是谁。她衣衫褴褛,行动诡谲,看来是什么帮会的游民,她左手没有小指尖便是明证。但无庸讳言,她长得十分标致。那天她来铺子打问这枚戒指值多少银子,我心中思忖,这端的是件罕见的首饰,至少也值六十两银子,骨董商有慧眼的恐怕一百两都肯出。我告诉她典当十两,绝卖二十两。她劈手拿去了戒指,说了一声她不卖也不典,接着就走了。从那之后却再也没见过她。”

“有人见你与她私下嘀咕了不少话。”狄公厉声说道。

蓝掌柜的脸“涮”地涨得通红。

“我只是提醒她一个人在这市廛上行走须仔细防着歹徒。”

“此事想来是实了。究竟你与她说了些什么话?”狄公愈发紧的问道。

蓝掌柜迟疑了半晌,抬头又看了看狄公严峻的脸色,尴尬地答道:“我只说要与她去那茶楼会会,她突然作色,叫我断了这个邪念,说她哥哥就等候在铺子外面,他的拳头是不认人的。”

狄公拂袖而起,说:“将他押进监牢,正是他杀的人。”

四名衙卒一声答应,上前动手。蓝掌柜欲想挣扎,哪里还可动弹。

狄公又沏了一盅茶,慢慢呷着。陶甘忍不住说道:“那伙计并不曾说蓝掌柜与那女子争吵,只说私语了一阵,想来是那女子接受了蓝掌柜的约请。蓝掌柜说的‘她突然作色’则发生在他俩会面之后,这才是微妙之处。蓝掌柜动了邪念,到头来却给自己带来了麻烦。那女子与她哥哥以及那个被杀的老家伙是一伙的,女子往往是引人上钩的香饵,一到那会面的茶楼,女人便惊呼求救,于是他哥哥与那老家伙突然冲出来,讹诈他的钱财,这是人人皆知的老把戏了。蓝掌柜大概设法逃了出来。当他坐轿到半路——或是第二天坐轿——又被他们一伙拦截,在一阵混乱里蓝掌柜把那老家伙打翻在地。当他后来从道路边的小贩口里得知那老家伙已爬起来上山去时,他便尾随而去,在半山腰上用一块石头将那老家伙砸破了脑壳。他有力气,且熟悉山上的道路,于是顺手将尸体背到那间荒凉的小茅棚里。这时他想到不能让这老家伙的身份被人发现,他就在那茅棚外的大砧板上切去了死者的四个手指,把他游民帮会成员的事实掩盖起来。至于他如何能切得这般齐整,又不留下血迹和指头,现在一时尚无法猜测。”

狄公怀着极高的兴趣听着陶甘说完,心里很是欣赏。他捋着长胡子笑吟吟炮说道:“你的剖析十分精致,且想象丰富。但你立论的最大支柱是那伙计的话全盘是实,倘若他的话一虚,则恐怕事事皆虚了。你可曾细访了个确证?但被那伙计一席话便立得起这般天大人命铁案?我们须首先证实已掌握的事实,进而探寻新的凭据。我们此刻已有了三个可以确证的事实:一,那个漂亮的女子与金戒指有关。二,那女子有一个哥哥,他们兄妹和被害者有联系,很可能便是同一伙的人。三,他们是外乡来的。由此我可以断定在官府具结这件凶案之前,可以这么说,在他们兄妹寻回这枚戒指之前那兄妹决不会离开这城市。我们下一步便是找到那个漂亮的女子和她的哥哥。看来此事也不很困难,因为漂亮的女子惹人注目,影踪易寻。一般说来,这种游民帮会里的女子都是便宜的妓女。”

陶甘自告奋勇:“我可以到红鲤酒店去找那个乞丐帮会的头目——鲤鱼头。他九流三教,耳目众多,对这汉阳城里的乞丐。闲汉、妓女、小偷、游民了如指掌,那一对兄妹的踪迹他不会不知。”

狄公道:“这主意十分的好。陶甘,你去城里找这乞丐的头目,务必查访到那兄妹的踪迹。我将细细验核蓝掌柜招供的情况,询问蓝掌柜铺子里那伙计和他的朋友朱掌柜以及他的轿夫,我还要找到那天看见老游民被蓝掌柜打倒后又爬起来的小贩,最后我还要证实蓝掌柜昨夜回家时是否真喝醉了。好,我们俩就这样分头去查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