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永别了,朋友(第6/39页)

复仇者回到家里,妻子还没有回来,他发现一个人的生活,反而更加轻松。最初发现妻子失踪的时候,复仇者内心的惊慌,仅仅持续了一天。后来,随着四月十日,召开同学会的日子日益临近,他也把妻子忘到九霣云外去了。

他沉浸在完成大事的满足感中,充分享受着不受打扰的个人空间,没有妻子的生活,居然如此美好啊!……

他有一种重获自由的感觉。鸟儿的鸣唱。清风的吹拂,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春的气息……

“真是太好了!……”

在这种心境之下,写作俳句的话,好词佳句恐怕也能信手拈来吧。

(仁科良作)

第二天是星期日,我一大早便起床了。从位于浦和的家里出发,赶往青叶丘初中。我已经无法再多等一分钟了,既然记忆的门扉,已经被无情地强行打开了,那么,我也只能直面往事,与过去做个彻底的了结。除了清算过去,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我也不能一直尘封下去了。

时隔二十年,我将重返那所给我留下各种惨痛记忆的学校,现在教学楼已经全部烧光了,我不知道再次面对校园的时候,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复杂心情。

去学校这件事,尤其要对妻子保密,我只告诉她我要去东京见个熟人。我们早已形同陌路,对方要千什么事情,其实都无所谓。我们之间早已不存在“爱情”这种东西了,至于是何时走到今天这一步的,更是连想都懒得想。

言归正传,我来到浦和车站,登上了六点多钟发往高崎的电车。一个小时后就抵达髙崎,我又换乘前往松井方向的电车。快到青叶站的时候,电车穿过一片低矮的丘陵,展现在我眼前的景色,与二十年前去青叶丘初中赴任时,看到的几乎毫无变化。

当我看到车窗外面,一望无际的绿色麦田时,情不自禁地喊出声来。打开窗户,料峭的寒风带着春天,不该有的凉意吹了进来,冷却了我火热的双颊。裸露着岩石的荒岩山,勾勒出与过去一模一样的诡异曲线;而本该矗立于麦田之间的教学楼,此时却已离奇消失得无影无踪。其他地方都保持着原样,只有教学楼这一处突兀地缺失,就像一幅拼图拼到最后,却发现少了几块一样,让现者有种怅然若失的遗憾感觉。

干燥的白色校园与乌黑的废墟,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樱花已经凋零,鲜嫩的绿叶长满枝头,就像在麦田那饱满得几乎要溢出来的绿色中,突然出现一块异样的空白一样。

电车缓缓驶入了青叶车站,我溝怀复杂的心情下了车,通过只有两名站员的检票口,走出木制的候车室。来到外面的小广场上,顿时有种穿越回二十年前的错觉。

我记得过去的学生鹫尾力的父亲,曾在这个被时代遗弃、毫无发展的站前广场上,开了一家小酒馆,但现在已经找不到了,那里只有一家大门紧闭的杂货铺。我从车站缓步向学校方向走去。

那个叫忠恩寺的净土宗荒寺,也还是原来的样子。当初来学校赴任的时候,我曾进入寺院内部查看,这次旧地重游,发现里面荒凉破败的程度,都与过去差不多。大堂里破破烂烂的屏风,地面上积累的尘土,一切似乎都没有改变过。就好像有人刻意维持着这里的原貌一样,想想都让人心里发毛。

离开寺院,我低着头,一路走到学校门口。如果我抬起头的话,就会发现原本在那里的教学楼,现在已经不见了,我很怕面对这个现实,终于,我下定决心,抬起了头。

二十年前的回忆,如怒涛般涌向脑海中——教学楼果然没有了,我的想象力反而更加活跃起来。那些被解放了的老师和学生们的怨念、欢乐、悲伤,各种各样的情感,排山倒海地将我淹没。我踉跄了几步,用手死死抓住大门,努力站稳身子。

然后,当我再次睁开眼睛,看过去的时候,过去的幻影全都消失了,已经化为废墟的教学楼,无法再向我施加那种诅咒般的魔力了。

过剩的想象力催生出来的莫名其妙的巨大恐惧感,也消失得一干二净。看着一片废墟,我突然发现教学楼的占地面积竟小得出奇,这时我倒是产生了一种,第一次看到这个小小的乡下学校、真实面貌的新鲜感。而刚才的恐惧感觉,看来真是应了“疑心生暗鬼”那句老话。

现在呈现在我眼前的,是暴风雨后的平静——不,应该是暴风雨后的狼藉。校园中央,堆积着数不清的黑色木片和木制教学楼的残骸。就四月中旬而言,今天的日照非常强烈。在耀眼的阳光下,废墟反射出诡异的黑色炫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