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之章(二):认识他们的人所说的话(第5/7页)

他们两个是好朋友?不可能。不,毕业后发生了什么我不知道,虽然这次事件的报道都写着,他们以前是很好的朋友,或许高中以后情况又改变了。不过据我所知,他们在初中时代绝对不可能是好朋友。因为野野口向藤尾说了很多日高的坏话。如果不是野野口,藤尾对日高也不会那么深恶痛绝。

所以,那本《禁猎地》里写到的中学生滨冈,肯定是日高。虽然坊间传说野野口才是真正的作者,为了让书以日高的名义发表,只好把日高写成了主角。野野口是谁的原型?会是谁呢?我说不上来,不过,总之就是藤尾的喽啰之一就对了。

仔细一想还真是奇怪。加害者写的小说以被害者的名义发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三谷宏一的话

拜托请尽量长话短说,因为待会儿我还要开会。

我实在不太明白,您到底有何贵干?不,我也曾听说警方为了办案,会彻底调查案犯的过去,但是我和野野口来往都已经是高中时候的事了。

什么?您从小学时代开始调查?这实在是……不,我不知该说什么才好,有这个必要吗?

野野口跟一般人没啥两样,是个很普通的高中生。他和我都喜欢书和电影,我们经常聊这方面的事。嗯,我也知道他想成为作家。他那时就已经宣布,将来打算从事写作。他还曾把写在笔记本上的小小说拿给我看,内容我不记得了,多半是科幻小说。很有趣,至少当时的我从中得到了乐趣。

野野口选读我们学校的原因?那当然是因为他的成绩刚好可以进这里。

不,等一下,我想起来了,野野口好像曾经说过,其实附近还有一所同等级的高中,但他就是不想去那里。同样的话他不知重复了多少次,所以我还记得。嗯,他肯定讲过好几遍,我才一直放在心里。

他讨厌那所高中的理由?我不记得他是否清楚地说过,不过大抵是环境不好、学生素质差之类的原因,因为他经常把这些话挂在嘴边,就连提到母校也一样。

嗯,他的母校指的是小学、初中读的学校。说到那个学校的缺点,他可是经常挂在嘴边。

不,我很少听他讲初中时代的朋友。就算听过,应该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事,因为我没有印象。我也从未听他提起日高邦彦这个人,他有这么一位童年故交,我也是案发后才知道的。

他经常抱怨学校和居住地,住在那个乡镇的人如何低级,那种地方的学校如何缺乏水准。他总是唠叨个没完,我都有点烦了。他平常还好好的,只要一讲到这个就会动气。我当时还想,他真是个怪人。不管是谁,都会觉得自己生长的地方是最好的。

他说:“我家原本不该在那种地方,因为父亲工作的关系,我们被迫住在那里,所以我想住不了多久,我们就会搬家,住在那里只是暂时的。因此我们不需跟邻居套交情,我也不跟附近的小孩玩。”

他住在哪里对我来讲根本就无所谓,可是他再三强调这点,简直就是莫名其妙。但他和我来往的期间,好像也没搬成家。

说到搬家,我想起来了,他还讲过这样的话:

“小学的时候,我曾有过一次转学的机会,因为我怎样都无法适应当时的环境,我父母没有办法,只好作出最坏的打算。可是,最后那件事还是不了了之。详情我不清楚,不过看来好像是我又肯去上学给搞砸的。真是过分,我每天可是难过得要死。有个爱管闲事的邻居,每天都来找我,我没办法,只好去上学,都快给他烦死了。”

对我来说,有一个这么亲切的邻居是件好事。但野野口这么说,应该有他的道理。

高中毕业后,我就再也没见过野野口了。不,好像碰见过一次,可是仅此而已,我们没再来往。

日高邦彦的小说?说老实话,我以前没有读过。我读的都是推理小说,即所谓的侦探故事,我比较喜欢那个。太过严肃的作品总让我敬而远之。

但这次不是出事了吗?抱着姑且一看的心理,我读了一本。因为听说真正的作者是野野口,我总忍不住感到好奇。

那本书叫《萤火虫》,写的是因妻子红杏出墙而苦恼的艺术家。艰深的道理我不懂,但我在读的时候,好几次有恍然大悟的感觉。有一些地方会让我感慨:“啊,这就是野野口的作品。”我可以感到他的个性充斥在字里行间。个性这种东西是不会改变的。

哦?什么?《萤火虫》是日高邦彦的作品?哦,啊,是吗?

哎呀,这下脸可丢大了。嗯,也罢,外行人本来就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