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遇(第7/7页)

“我是毕业后第一次见到他,根本不知道他现在在哪里做什么工作。刚才问一下就好了,可我根本没有插话的机会啊。”

“影森先生不知道朝仓的地址和背景吗?”真由美有一点失望,了解朝仓惟一的线索断了。

“一点也不知道。当年朝仓就很神秘,我们多次一起登山,却从没去过他家,其他人也没去过。听说他老家在九州附近,所以学生时代就经常换地方住。他是优秀的登山家,打开过在日本登山史上未开发过的危险路线,学生时代就已经是知名的登山家了,我从他那里学到了很多的登山经验。但他的登山风格过于前卫,在登山界孤掌难鸣。

“毕业后,他参加了自卫队,后来又传说他参加了暴力团。再以后就没有任何消息了。真没想到今天能和他重逢。”

“影森先生的情报网应该可以了解到吧?”

“我只收集与工作有关的情报。”

“朝仓先生参加暴力团的消息准确吗?”

“不太准确,没有什么证据,只是传说而已。”

“怎么看朝仓先生和暴力团也不像有任何关系。”

“是啊,如果他参加暴力团,一定是出类拔萃的重要人物。”

“为什么?”

“为人宽宏大量,有出色的指导力、判断力、行动力,总之具备一切暴力团首领应有的能力。”

“按你的说法,如果在自卫队不就是将军了吗?”

“自卫队是政府的官僚部队,不适合他。”

“难道他只适合在暴力团?两者不都是为了打仗吗?”

“是啊,自卫队和暴力团很相似,都是为了地位和名誉。”

“暴力团也有名誉?”

“当然有,他们可以为名誉进监狱,为首领舍出性命。如果他们做错事,甚至可以为了恢复名誉切掉手指。”

“这也是名誉?”

“他们有自己独特的美学,一般人难以理解,他们都是极端分子。自卫队是与敌对国家战斗,暴力团是与敌对组织对抗。自卫队是明目张胆的暴力组织,暴力团是地下暴力组织。”

“真详细啊。影森先生你是哪一伙的?”

“我只是收集情报而已,当然了解各行各业了。”影森苦笑着,话语却有点暧昧。

“有关朝仓毕业后的情况,你的情报网只是收集到一些谣传吧?”

“我和朝仓前辈是生活在两个世界上的人。毕业后第一次见面让人倍感怀念啊。”影森感叹地说。

“朝仓先生是什么样的学生?”真由美问。

“几乎不去教室。偶尔在教室看见他,也是一副登山的打扮,好像从山上直接赶到教室或是马上要登山去。即使是刚从山上回来,也给人一种箭拔弩张的感觉。”

真由美非常理解影森的感觉。她回忆起在山上第一次进到朝仓时,那张被太阳晒黑的脸一定是长期生活在山上严峻的环境中,精干的外貌让人感觉他具有最强烈的男人气质,似乎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人。

“就是说没有人和他一起登山,他总是单独行动。即使按国际惯例一个人去挑战极限也未免有点危险啊。最近没有他登山的消息,也许是他遇到了什么难题吧。”影森后面的话好像在问自己。

“他不是为了扩大影响登山吧。”

“不是,那样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登山。”

“真正意义?”

“就是首次攀登啊开拓艰难的路线啊博得社会的关注啊这类的登山。”

这种意义的登山可以迅速扩大登山家的知名度。但是朝仓作为登山家从未被人所知,或许是为了自我挑战吧。

如果没有任何朝仓登山的消息,他又不主动和真由美联系,就难以再进一步了解他。或许再也没有奇遇了。真由美对自己说朝仓一定会打电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