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章 黑暗路口(第5/7页)

抚平伤口就得寻找夫妻两个人之外的一只手。丈夫当面忍受着痛苦,要去生活轨道之外寻找可以弥合自己伤口的人。

理枝不是也表示出她内心的不安了吗?仅仅这一点,为了消除两个女人心中的不安,耀子就必须和她站在一条“战线”上。

但是如果高原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失踪”了的话,那么耀子是无论如何也鞭长莫及的。失踪的前方,有丈夫的新世界。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耀子和理枝面前展示的是一个无边无际的广阔地平线。

“还没到绝望的那一步呢!”

耀子在告诫着自己。从一开始她就没有打算可以在车厢里找到丈夫的足迹的。她无法确定丈夫待的车厢是哪一节,而且在众多的乘客“践踏”下也不能留下什么特别的痕迹。

无论怎么看,电车里的乘客的面容每天都不是一样的。在同一环境中是不可能忠实地再现同一情景的。

但是他的步行路径却几乎是同一状态“残留”着的。即使受到刮风下雨的自然条件的变化影响,土地仍然不变。

耀子对通勤电车的寻找死了心了。她决定在丈夫步行的道路上找一找。大凡通勤者,步行的路径都是基本不变的。

耀子像带着显微镜一样仔细地观察着丈夫上下班的小道。她反复了好几遍,从家到车站的道路也已经被这里的住户踏踩了许多遍,但她还是不厌其烦地在早晚上下班时间尾随着上下班人流,确认丈夫有可能走的具体路线。

按照这条路,耀子从家走到车站要十二三分钟。要是男人的话10分钟就够了。这是一条最短的路。

为了慎重起见,她又寻找到另一条人们常走的、稍稍远一些的路走了走,但这个小区里有上千名上班的人员,如果没有特别的事情是不会舍近求远地走这条路的。

然而这两条路上都没能找到有可能是高原的痕迹。而这时邻居们也才终于意识到高原许多天没有露面,以及耀子几天来的奇怪举动。

贤一也非常想爸爸。这让耀子非常为难。她终于开始绝望了。对她来说唯一的安慰就是和邻居的夫妇交谈。

“我说,厕所里的灯泡坏了,您今天下班回来是不是可以从街上帮我买回来一个?”

“小区里的商店里不是有吗?”

“噢,他们只有荧光灯的。”

耀子刚把贤一送到幼儿园回来,走在门口时听到了邻居夫妇俩的对话。她听到这话后马上走进屋里,关上了房门,然后僵直地靠在了门上。

高原最后上班那天的早上,自己也是和他说了同样的话。

“我说,家里的咖啡没有了。今天你要是没有特别的事,别忘了去街上买回来。”

小区有食品店和超级市场,但是专门去一趟还挺麻烦。要步行10分钟到车站周边的店子里才有耀子喝惯的那种。

小区里的超级市场也有速溶咖啡,但要买咖啡豆或咖啡专用壶的必须到街上去买。

在S町的一家商店里有各种各样的咖啡,速溶的、咖啡豆。高原喜欢喝咖啡,家里是绝不能少了的。

因为家里巳经没有了,所以耀子让高原下班时买回来。那天早晨高原点点头同意了。

专卖咖啡豆的店子离S町中心稍远一些。要是去那家店子就要走一条平时人们不常走的路。

(如果他去买咖啡了,应当走那条路的。)

高原绕那么远就是因为有这件“特别的事情”。于是耀子马上去了那家店子。

“是高原先生吗?我是见到他了。8点左右,他买了一种刚刚进口的非洲咖啡。”店老板答道。

“那一天是几号?”耀子紧张地屏住呼吸问道。

“等一下。那天的咖啡豆是刚刚批进来的,我看一下账本。”他走进里屋,不一会儿拿着一个账本走了出来:“啊,知道了!高原先生就是那天来的。他买了100克,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那一天正是高原一夜未归的日子。高原的确到这家店子里来了。

失踪的时间就是从这家店子到家这段时间里,而且看来他的失踪不是他的本意。

打算不再回家的人,不会答应妻子的要求并且真的买来东西带回家的。

于是从咖啡店到家的这段路成了耀子进行观察的重点了。开始她非常注意左侧。但什么也没有发现。下一次她又注意右侧,依旧什么也没有发现。

(难道他到咖啡店是个幌子?)

耀子产生了这个疑问。但她又马上打消了这个疑问。他没有必要制造这么一个幌子。因为这一带不会碰上邻居的。从咖啡店到家是一条穿过庄稼地的南北向的窄道。中途要越过一个铁路交叉路口;过了这个道口就是一条与铁道并行的柏油公路。

耀子开始想到会不会是在这里出了车祸事故。但如果是车祸,肯定会赶来许多人的。原来这一带都是庄稼地,后来随着城市化的扩大,渐渐地呈现出了一派城市的风貌。过去每户人家在地里干活都是星星点点,稀稀落落的。但是现在夜里的行人也还是不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