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复苏的动机(第2/4页)

然而,当事人以为大功告成的时候恐吓者出现了。他对真相了如指掌。他曾在前任理事长默许或者请求下偷看,肯定比谁都清楚事件的原委。

他掌握了证据。是什么证据呢?大上把目光转向窗外。对了,从窗户能拍到室内的照片。

现在的照相机镜头很亮,只要室内开着灯,完全可以拍照。如果里面事先同意,也许还使用了闪光灯。

大上想起了小松屋里滚落的照相机。相机没装胶卷。房间里也没发现胶卷。

或许存在着实施恐吓的胶卷,凶手拿去了。

“接待前任理事长的应招女怎么样了?”

“溜了。”

“溜了?那怎么知道死在床上呢。”

“从当时的情况推测的吧。”

“你见过现场吗?”

“没有。我负责其他楼面,没亲眼看见。听五楼的领班说的。”

“又没看见,怎么堵你的嘴呢?”

“客房领班都知道大概,所以不让说出去。”

2

大上在宾馆获得了意外的收获,他立即对双叶女子学院前任理事长展开调查。人的确死在昭和X年10月18日,死因是急性心功能障碍。日期也相符。

大上想到了来过小松家几次的年轻女子。尽管她身份不明,没准接待过雨宫武彦。有可能是小松把自己的女人、或者熟人介绍给了雨宫。

但是,目前的调查没有发现小松身边有交往密切的女性。假如有过,哪去了呢。只要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着特定关系,应该留下痕迹。可除了公寓住户见过几次的年轻女子,小松身边没有女人的影子。

小松的房间被翻了个底朝天,看来凶手在找什么东西。会不会是胶卷?

凶手找到东西了吗?一开始就找到了的话,当时情况下就用不着翻箱倒柜了。

难道凶手没有找到东西?大上脑海里剎那间闪过一个念头。说不定胶卷还存放在什么地方。但是现场彻底检查过许多次。别说胶卷了,连一张照片都没有。

那么有可能存放在现场以外的地方。是不是委托了什么人?熟人毕竟靠不住。专门的托管服务有银行。

可是根本没发现保险箱钥匙之类的东西。是凶手拿去了吗?小松存款的银行没有跟他签过出租保险箱的协议。还会存放在哪儿呢?大上的思路越来越清晰了。

“要是小松把胶卷送去加印了呢?”大上抓住关键不放。附近的洗印店有必要逐一了解情况。他马上采取行动走访了几家洗印店,终于有了结果。

“又是问小松君的胶卷吗?”店主露出不耐烦的表情。

“你说‘又是’,什么意思?”大上追问道。

“你是第三位了。”

“第三位?!”

据店主说,大上之前已经有两个人来打听过小松的胶卷。一个人估计是凶手,按照与大上相同的思路来到了洗印店。可另一个人是谁呢?

这意味着除了凶手还有人对小松的胶卷感兴趣。为什么?

店主大致描绘了前面两个人的特征。都是男性。一个四十岁上下,带着太阳镜,皮肤晒得黝黑;另一个二十二、三岁,长脸,仅此而已。光靠这点线索,案情很难突破。

“还有点别的印象吗?细枝末节也行。”大上咬住不放。追踪到这一步停滞不前的话,回头就没有余地了。

“别的什么也没有了。两个人都是生面孔。”

“不是附近的人吧。”

“我在这儿住了三十年了,这种人还是头一次见。大概不是附近的人……不,等等。”正好门前有几个女高中生挥手说再见,店主好象记起了什么。

“有线索了么?”大上对终于出现的细微反应全神贯注。

“街角有一家叫伊势屋的酒馆,当时那家的姑娘正好路过,还跟替小松君取胶卷的人打招呼呢。冷不防有人打招呼,那人好像慌慌张张的。”

“伊势屋老板的女儿么?”

“在双叶女子学院上学,是个好姑娘,周围人人夸。”

“你说是双叶女子学院!”大上不由得提高了嗓音,店主一惊,缩起脖子。

“哎呀,真对不起。双叶女子学院,就是那家名牌女子大学吗?”

“双叶女子学院没有两家吧。”

大上打听到有价值的情况,径直来到伊势屋。铺面上摆着瓶装的日本酒和洋酒,各式各样。大上问“在双叶女子学院上学的小姐在家吗?”店主模样的胖乎乎的中年男子嘀咕了一句“是赖子吧”,接着,用探询的目光打量着大上。大上掏出警员证,说想要见见他女儿。

“我们家赖子干什么坏事了吗?”对方显得有点担心。

“不是。有个案子正在调查,找她了解情况罢了。跟你家小姐没关系。”听了大上的话,店主依然神色不安。赖子正好放学在家,是一个眼睛大大的、可爱的少女。洗印店老板的话果然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