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拿 头盔之谜(第2/4页)

“亲眼所见到底和看电视不同。这些高楼大厦能搞成这种规模,简直不亚于大山了。”

“您最近工作忙吗?”

“登山的人一多,遇难也增加了。这就和交通事故一样,车多了,蹩脚的司机也多了。”

熊耳说完,又连忙补充道:

“啊,影山先生当然自当别论,那是由于不可抗拒的外界力量。”

他们到贵久子的家花了约四十分钟。这在东京还算较近的上班距离,但熊耳却为每天跑这么长的路而吃惊地睁圆了眼睛。

熊耳还带来了土产山嵛菜,这种植物性喜凉爽的气候及新鲜空气,是信州地区的特产。

贵久子刚一拿来头盔,熊耳就象见到了久别的亲人一样,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仔细地端详着头盔。过了一会儿,他长舒了一口气,把头盔放在膝盖上说:

“把这个借我用一下吧。”

“可以。但这个头盔有什么问题吗?”

贵久子终于说出了忍到现在的疑问。熊耳专程来到东京,以及他眼下的态度,都说明事情非同小可。

“汤浅小姐,现在还无法清楚地告诉你,不过,或许我已经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错误?”

“汤浅小姐。”

熊耳温和的眼睛里闪着坚毅的目光。在这一瞬间,这个朴实的登山爱好者显出了他警官的本色。

“这个头盔你注意到什么了吗?”

“……没有。”

“我也是最近刚发现的。如果我的推测成立的话,我就犯了一个应该被撤职的错误。”

熊耳用手在自己颈部比划了一下。(原注:日文中“斩首”的转意就是撤职或解雇。)

“真的?!”

贵久子大吃一惊。正在这时,她母亲端来了茶点。

“呀,让您跑了这么远路,还带来了土产,实在太感谢了。请多坐一会儿。饭已经准备好了,你们谈完话就请随便吃点。愿意的话,住在这里也行。”

贵久子对母亲说自己去旅行时受到熊耳很多照顾,实心眼的母亲完全信以为真,因而十分过意不去。熊耳这下反而感到手足失措了。

贵久子好不容易才赶走了好象还有很多话要讲的母亲。

“对不起,因为平常很少见到客人,所以象小孩子一样高兴。”

“不,是位很好的母亲。”

熊耳初次访问贵久子家,就又请他吃饭,又让他住下,真有点惶恐不安。

“那个错误到底是什么呢?”

贵久子催促熊耳讲下去。虽说头盔好象有和熊耳的职业有关的重大疑点,但贵久子根本想象不出有什么问题。在她看来,这个头盔没有任何与众不同的地方。

“实际情况是这样的。前几天在K岳北坡又发生了滚石事故。当时的遇难者恰巧戴着同样的头盔。就是这个头盔。”

熊耳从长皮包里取出一个塑料布包的头盔。原来,他那长皮包显得鼓鼓囊囊的,就是因为装着这东西。

“你看,制造厂商和产品式样都是一样的。顶部的裂痕也很相似。我们认为,砸死这个遇难者的滚石和影山先生碰到的大小基本相同。但是……”

熊耳端起贵久子母亲刚端来不久还很热的茶,满不在乎地一饮而尽。润过嗓子后,他又接着说:

“为了加强防护效果,头盔内部都装了隔网和衬垫。不过,我们先来比较一下这两个头盔。”熊耳把膝上并列的两个头盔翻了过来。

“右边是影山先生的头盔,左边是遇难者的。这么一比马上就可以看出,左边的这个内部损坏严重,衬垫凹陷,隔网的边缘有些地方断了,而且系隔网的绳子也断了两处。但右边的头盔内部完全没有损坏。”

熊耳注视着贵久子的眼睛,好象在问她明白不明白这个意思。贵久子被他的话深深吸引住了。

“尽管头盔式样和帽体受到的损伤程度相同,戴着这种头盔的两个人也都不幸死亡,但头盔内部的损坏程度却大不相同。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根据滚石的撞击力以及戴头盔者身体的位置和姿势,即使是同一式样的头盔,也会出现千差万别的损伤情况。但是,帽体的损伤大致相同,内部损坏程度却大不相同,这就使人费解了。另外,戴头盔者头部受的伤也大致相同,这意味着他们受了同样程度的打击。如果不系勒带,有时会出现仅仅帽体损坏的情况,而他们两人都系着勒带。也就是说,从当时的环境或条件来看,影山先生的头盔内部也当然应该损坏。否则的话,左边这个遇难者的头盔就应该是处于一种特殊的条件下。我们给制造厂商打了电话,回答说帽体受到使其破损程度的外力时,内部一般也会出现相应的损坏。如此说来,我们不能不认为,左边这个头盗是处于普通的条件,而影山先生的头盔是处于一种特殊的条件下损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