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李商隐:大李杜关系这么好,我们小李(第3/4页)

年轻的杜甫第一次考试失败之后,没当回事,到处游玩,还写下了《望岳》。

时间来到744年,杜甫遇到了可以称为理想型的年长者————李白。】

【虽然很多人说杜甫从未年轻,李白从未老去,可事实上,李白比杜甫要大十一岁。

李白得罪权贵,刚刚被赐金放还,正处在人生失意的时候。

李白是个享誉全国的大明星,杜甫则是个初出茅庐的菜鸟。

可李白并不嫌弃杜甫,因为杜甫和他意气相投,还很有钱,诗文水平也很好。尤其是《望岳》那首诗,李白也击节称赞。

艺术家的心灵都是相通的。两人一拍即合,玩在了一起。

闻一多先生曾说:“李白与杜甫见面是太阳和

月亮碰了头”,“我们四干年的历史里,除孔子见老子,没有比这两人的会面更重大,更神圣,更可纪念的了"。

李白和杜甫登高望远,酒楼畅饮,骑马打猎,追鹰逐鹿,尽情享受人生。

不久,他们互相都有事,所以依依不舍地分开。并且相约秋天去梁宋接着玩。

在那个车马很慢的时代,鸽了对方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他们俩都没当鸽子。

两人如约来到梁宋,找仙人,找仙草,炼仙丹。这个时候,另一位诗人高适也加入了他们。

他们晚上睡觉盖同一床毯子,白天手拉着手一起游玩,基情四射。

后来,他们因为各自有事分开了。】

天幕下,高适瞠目结舌:"太阳和月亮的相遇,孔子和老子的会面?这也太夸张了吧。"

“是啊,夸张了。太白兄,你觉得夸张吗?”可事实上,杜甫微微扬起下巴,笑容快咧到耳根了,那得意的劲头根本藏不住。

后来的文人真会夸。

没错,他跟李白的相遇就是史诗级相遇!

李白望着天幕,捏着酒杯,唇角上扬。

不得不说,看后人探寻自己跟杜甫的感情这件事还挺有意思的。

李白笑了笑,看了杜甫一眼:"我和子美相遇,犹如高山流水觅知音,虽然说法夸张了些,但是深得我意啊。”

杜甫一听,身后不存在的尾巴翘得老高,高兴得不行。

两人的气氛和谐,仿佛下一秒就要冒泡泡了。

高适望着这幅场景,陷入沉默,明明他们三个人是一起玩的,他跟李杜二人关系也不错,怎么后人只夸他们俩?

他感觉自己不应该在这里,而应该在其他地方。

明明是三个人的电影,他却不配有姓名。

【745年,也就是他们初遇后的第二年,杜甫来到齐鲁。

李白知道这件事情之后,马不停蹄来找他相会。

两人游玩了一段时间,就此分别。

临行的时候,李白给杜甫写诗:"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可能李白也想到了,交通这么差,此后一别,就很难相见了。

后来,李白也很怀念杜甫,给杜甫寄了诗。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李白觉得杜甫走后,他的酒喝的都不香了,他的心跟着汶水一样向南流去,去追随他的朋友杜甫。

很多人说李白看不上杜甫、杜甫对李白只是单相思。其实不然,李白的诗太走心了。李白给别人的印象都是洒脱不羁,结果在给杜甫的诗文中显露出了脆弱感和易碎感。

他不必强撑坚强,可以把身上脆弱的一部分袒露给自己的好朋友杜甫。】

天幕下,年轻的杜甫很高兴,李白未来居然给他写了这么多诗啊!

他高兴之余又有点烦恼,可想而知,之后他会收到许多李白的诗了,得找个什么地方放起来呢?

然而紧接着天幕就说:【李白给杜甫写的诗不多,就这几首。】

【可杜甫写的诗太多了。

《赠李白》——太白兄,我想你了。

《梦李白二首》——太白兄,我昨晚做梦梦到你了。

《春日忆李白》————春天了,好想李白啊。

《冬日有怀李白》————冬天了,还是好想李白。】

【杜甫给李白写了十多首诗,比李白多多了。】

【很多人因此觉得杜甫是舔狗,其实不然,李白的诗遗失了很多,未必只有两三首。】

杜甫微微睁大眼睛,什么意思,就这么少?

杜甫立刻给李白斟酒:“太白兄,喝点酒吧。”

高适好奇地问:“你这是做什么?”

杜甫意有所指:“最好的诗都在酒里,可不能只有两三首啊。”

李白含笑说道:“天幕不都说了遗失了很多吗?未必只有两三首啊。”

“那我以后要给你编诗集,这样遗失的就少了。”杜甫下了决心,贪心地说:“你写个两三百首,即使遗失,也会剩下许多。”

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