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第3/4页)

果然老人家很开心。

他斟酌着将原委讲给沈崇山听,沈崇山就问道:“还是那个认识小朋友?”

贺闻帆便温柔地笑了笑。

沈崇山虽然年纪大,人却还留有一份童真,见状打趣道:“只是认识?”

贺闻帆微微一怔。

只是面对这样慈眉善目的老人,他不欲没刻意隐瞒,坦然地说道:“也是我喜欢的人。”

不知道为什么,说完这句话后,他感到老人看他的眸光深了几分,只是不等贺闻帆细想,这份深意就散进了沈崇山的笑容里。

他给贺闻帆续上茶水,说:“咱们的合作基本都定下了,只是我年纪大了,跟不上你们年轻人的步伐,我让我的一个孙子跟你接触,你看可以吗?”

这完全在贺闻帆的预料内,他原本也没有想过老先生会亲自更近细节,交给晚辈来做是再正常不过的选择。

贺闻帆点点头:“当然没问题,只是不知道是哪位?”

据他所知沈家孙辈里一共有三人。

沈崇山琢磨着,缓缓道:“我们家最小的那个,从前身体不好很少出来,现在也长大了,就让他跟着你学点东西,不知道小贺你愿不愿意啊?”

“小公子?”贺闻帆微微诧异。

老先生这位最小的孙子,自打出生就没在圈子里露过脸,据说因为身体不好一直在国外休养。

贺闻帆暗暗思忖:“我听说他一直在国外生活?”

“国外?”沈崇山像听到什么有趣的事,哈哈大笑起来,“原来外面都这么传的啊……”

他摇着头感叹:“他两个哥哥倒是都送去国外了,可我们老幺小时候身体太差,生出来就巴掌大点,他妈妈好不容易养到这么大,哪里舍得啊。”

贺闻帆闻言也低头笑了笑:“是我不该听外人说道。”

“诶,这有什么,”沈崇山摆摆手:“那你看跟他合作怎么样?”

项目进行到现在,专业上的事自然有专业人士负责,沈家出这么一个人其实不需要有多少丰富的经验,更多的是一种尊重和象征。

贺闻帆点头:“没问题。”

“好。”沈崇山笑道,他指了指桌上的纸袋:“我能拆开看看吗?”

他馋这方新砚台馋好久了。

贺闻帆失笑,恍惚间竟然觉得这老人的性格和沈令有点像。

“您请便。”他礼貌地说。

沈崇山便像个老顽童一般拆开袋子,拿出砚台在手里把玩,边看边连连赞叹。

“真是好东西啊,”他欣喜地感叹:“别说前两天我家老幺也给我送了一个,你这料子比他的好。”

贺闻帆谦虚笑笑:“您喜欢就好,我能看看那个吗?”

他早就对桌上那个砚台好奇了。

实在是,有些过于眼熟。

“行啊,”沈崇山一门心思都在新砚上,随手一指:“你随便看。”

贺闻帆便起身,走到布满宣纸的木桌前,拿起那一方石砚。

他沿着边缘慢慢旋转,仔细观察着每一条纹路,心脏跳得有些快。

直到旋转到某一侧,贺闻帆指腹摩擦过平滑的边缘,天然石料繁复的纹路歪歪扭扭地勾勒出某个图样。

——某个像极了“令”字的图样。

贺闻帆耳边轰地一声。

天旋地转中,大脑却忽然清晰起来,一切纷杂琐碎的思绪在这一刻连成线。

这栋房子的香味,和沈令身上的味道。

老爷子泡的茶,和沈令泡的茶。

还有这个独一无二的,有“令”字花纹的砚台。

霎时间一个再明确不过的时候在贺闻帆心里诞生。

沈令,他认识的沈令,他喜欢的沈令,也是老先生口中最小的那个孩子,沈令。

难怪,难怪他怎么都查不到沈令的下落。

这是沈家,沄城最根深蒂固的沈家。

巨大的冲击让他一时无法开口。

他僵硬地站在原地,拇指反反复复摩挲石砚边缘。

身后,沈崇山还在对着那方新砚啧啧称赞,声音传进耳朵里却有些模糊。

贺闻帆弯腰,撑住木桌狠狠深呼吸两下,勉强稳住心绪。

他转身,看向坐在藤椅上的,那位和善的老人,老人感受到他的目光,也侧过头来,笑意融融。

“怎么了小贺?”

贺闻帆感受到自己因为巨大的惊讶而颤抖的呼吸,他扯出一个微笑,用尽量礼貌克制的声音:

“请问,我要怎么联系到他呢?”

“哦!瞧我这记性,”沈崇山拍了拍脑门,笑呵呵地从衣兜里掏出一张纸片:“喏,就这儿,今年热得不行,他跑去家里茶庄避暑了,小贺你也可以去玩玩,当是了解一下我们茶叶的产地也不错。”

贺闻帆手心全是绵密的细汗,他颤抖着指尖接过来,轻飘飘的一张纸像有千斤重。

他不太记得之后是怎么和沈崇山交谈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