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北安伯103(第5/5页)

只是你有多大肚子,总归吃饱的。

这流水席流水席,人换着来,席是一直不停上,不能打包带走的,全家人来轮番坐,想吃多少吃多少,如此反复,到了下午时,就有人吃不动了,这都坐了一早上了。

“诶呦吃不动了吃不动了,我现在肚里都是肉。”

“小心些,别撑坏了。”

“我过会再来吃。”

从早上到了傍晚,后来吃不动的,剩下的,有人就问能不能带回去,赵春花一看就说:“拿着吧,这会都收拾了,要是倒了怪可惜的。”

“可不是嘛,吃了一天,也不能糟蹋了好东西的。”

不上新席了,剩下的村民可惜,听赵婶说能拿了,高高兴兴的忙端着碗去倒腾,老家人不住的可惜,说村里人真是的,吃到后头吃不动,这多糟蹋啊,哪里有人家这般糟蹋荤腥的。

“啥荤腥,就剩一些土豆蛋子白菜了。”

“那也是油汤泡着的,你今日真是吃的不知道挨饿日子怎么过了。”

这一日的流水席,在桃花乡村民眼中,那是比过大年还隆重和记忆深刻,一日的荤腥油水,能顶着下半年了……

岑越也爱吃席,齐少扉早都发现了,当初他们成亲时,越越就可惜说没吃到杀猪宴,没吃到自己的婚席,如今满足了。

“大盆子菜还是香,这卤煮够味,色泽油亮漂亮,也泡到味了。”

梅香见郎君爱吃,后来特意问大灶上要了一碗,第二天一早,岑越便吃到了卤煮粉,杂碎切丝的切丝,切丁的切丁,一把葱花一把香菜,粉是红薯粉,一勺子卤煮浇头,香的他吃了两碗。

好吃!

流水席过,齐家恢复宁静。

吃人嘴软这句话在哪里都用的上,齐家的果园子,现在不用大黑巡逻,就是村里人下田也会帮忙看一看的。

十月下旬时,苹果就熟了。

还有一件喜事,梅香和邹长青要成亲,在府县里邹家办。邹长青先前已经找了媒婆定了八字,交换了庚帖,岑越也给梅香还了卖身契,当众是烧了。

梅香眼眶红,跪地给郎君三少爷磕头。

岑越让起来,一边说:“你嫁人,家中人都替你高兴,以前你是齐家丫头,以后你就是自由身了,但后头还有齐家的,要是婚后日子不好过了,有什么事就来。”

刘妈妈在旁擦眼泪,她是看着梅香从黄毛小丫头长到如今的。

邹长青年岁不小,家里人催着,先前一年都挑日子,想着等齐家生意闲了不忙了再办,终于等到了如今。

梅香从齐家出嫁,正好是苹果下来,吴掌柜送苹果到府县,齐少扉跟着一道去——

岑越便不去了,留在家中。

这是夫夫二人说好的。齐少扉去府县并不是为送梅香出嫁,有这个理由,最重要是如今闲了,想去荣和堂求学赵大夫——

梨头的病。

赵大夫善针灸,齐少扉对梨头的病有些眉目,但妥善起见,想去问问赵大夫的。

岑越先前答应了圆月,说今年不出去了,留在家中陪圆月。这会圆月也小,一入秋天凉,路上坐马车颠簸,他想了下,还是算了。

齐少扉自然知晓,只是夫夫二人成亲以来,第一次要分别几日,齐少扉是难过的不成,商量时,面上还挺稳重,点点头说知道,顾全大局,我懂云云。

当天夜里就抱着越越难过的不成。

“我回来后,还是越越天下第一好的大崽吗?”

岑越:“……”夸张了齐少扉!但他抱着阿扉,很认真说:“你一直都是,只是圆月小,咱们让让他。”

“小孩子可真是麻烦。”齐少扉嘟嘟囔囔了。

圆月那臭小子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啊。

地里第一茬的苹果先紧着吴掌柜了,这边装货的装货,齐家宅院,大门口贴着喜字,挂着灯笼,梅香一身红嫁衣,给郎君三少爷磕头辞别。

岑越看梅香眼眶发红要落泪,便笑说:“你又不是不回来,你也难得轻松一些,和邹大夫好好在府县过个年,年后天暖了,春日时再回来。”

“新婚快乐。”

除了给梅香的嫁妆,两匹布料,都是寻常普通棉布,一匹蓝色的,一匹紫色的。还有就是添的两件银首饰。

如今梅香辞别出门时,岑越还交给了梅香一个红漆木盒。

“有压箱底的说法,我们给你了,这钱留着傍身,以后家中丫头出嫁都有的,希望你们以后日子顺顺当当,平安喜乐。”

什么布首饰,不如银子实在。

梅香顶着盖头,抱着盒子,出了齐家大门,上了车,揭开盖头,那哭的不成样子,不过眼底都是幸福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