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8章 番外:北京缩影(第2/3页)

照理来说,内城的房子是贵一些,但不至于当官的买不起房。就拿年收入七八两的普通百姓来说,只要人勤劳肯干,在北京奋斗几年,买个一厅两房完全不成问题。

为何很多官员不在内城买房?

不是他们买不起,而是法律规定不给买。

律法规定:“凡有司官吏,不得于见任处所置买田宅。违者笞五十,解任,田宅入官。”这句话的意思是,当官的不能在工作地点买房,违反的人要被鞭打五十,开除职务,房子被没收。原本定下这个法律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官员低价买房,而造成的受贿现象。

萧靖:这个律法不太人性化。

萧靖:买房买房,谁不想要有一个窝呢?

萧靖:人家寒窗苦读那么多年,好不容易当上官了,结果连个窝都买不了?

万岁说:“在北京内城上班者,允在北京外城买房。每家限购一处房产,政策试点一年,观其推行情况,再考虑是否推广至天下。”

皇帝这样说,当官的没有不响应的。

想要买房的人多着呢!

外城的房子几乎可以说是拔地而起,很多手里有几个钱的官吏纷纷跑去买房。他们在外城有属于自己的房子,每日坐火车上班,看着窗外的景色,心里美滴很。车厢里有小贩叫卖吃食,手里有两个余钱的乘客,不妨买一份尝尝。

“烤馒头,烤馒头,又香又脆的烤馒头——”

“豆沙包,今早现熬的红豆沙,又沙又甜好滋味——”

小柳生喊得满头热汗,他清脆的声音吸引到许多人的注意力。这边厢有一个年约四旬的男人招了招手,“这边,给我来两个豆沙包。”

“爹,那边!”

小柳生手一指,柳生当即推着小车过去。他用双手递过去两个豆沙包,油纸包着的豆沙包热乎乎的,掰开松软的面团,里面是熬得又香又甜的豆沙。

“好香!”

刚买到豆沙包的男人啃了一大口,脸上露出满足的神情。对于半夜起来的上班族而言,吃到一份带着热气的美味早餐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吧。

尽管在火车上卖的吃食比外面贵多了。

跑一趟火车下来,柳生装钱的箱子满了,他快活地带着小柳生下车,准备回家拿上下一批的烤馒头和豆沙包。他和儿子在外头做买卖,婆娘在家里蒸面食。

他在门口喊了一声:“孩子他娘,东西蒸好了没有?”

“快了,快了。”妇人在厨房忙进忙出,她看到小柳生冲回来屋里喝水,赶紧给儿子塞了一个包子,“这是我格外给你包的肉包子,莫要跟豆沙包弄混了。你在这儿吃了再走,不差那么一点儿时间。”

小柳生囫囵吃着肉包子,三四口把包子咽到肚子里面去。刚拿出来的肉包子很烫,烫得小孩忍不住翻白眼。

“娘,下一班火车还有两刻钟要开了,我和爹要快点赶过去了!”

妇人催他:“那你快去。”

柳生忙着把第二批豆沙包和馒头送到手推车上,小柳生跟着他身后,父子两人又踏上了卖吃食的路上。柳生在五十岁的时候混成了老柳,全靠在蒸汽火车上面做买卖,他终于攒够了建大酒楼的钱。

他买下一块地,建了三层高的大酒楼,雇了十个厨子。柳记酒楼的生意好,专门来喝酒吃菜的食客络绎不绝。老柳不再到火车上叫卖,火车上消失的“柳记豆沙包”成为了许多乘客的遗憾。

小柳生长成一个高大青年,他继承了父亲的名头,好多人喊他“柳生”或者“柳老板”。老柳在自家酒楼里留了一个包间,平日里不对外开放,据说是专供某位大人享受。

老柳教育儿子:“……当年多亏了那位大人,要不是他提醒我,我还不知道能够在火车上做生意呢。要是错过了这个机缘,也许我们全家还在街头吹着北方,做着几文钱的小买卖。”

“爹,我们现在的生意大了,店里为何还卖着招牌豆沙包和烤馒头?”柳生露出不解的神情,在他看来,大酒楼的招牌菜应当是鸡鸭鱼肉这类大菜,或者是海鲜山珍之类的昂贵菜式。

“臭小子,我看你是蠢透了!”老柳狠狠地敲了儿子的脑壳,“那位大人的夫人最爱吃豆沙包,而且她爱吃偏甜两分的豆沙馅儿,面皮要全麦面不要白面。要是店里的豆沙包全撤走了,你说那位大人以后还会不会来我们家里吃东西?”

青年嘟囔着:“那位大人来我们家里吃东西,打包豆沙包没给过钱……”

“说你蠢你还真蠢!”老柳气得一口气喘不过来,“要不是有那位大人罩着,你以为那些穿飞鱼服的是好相处的?锦衣卫不把你扒一层皮下来?好几次有人说吃完饭肚子疼,他们污蔑我们,却被锦衣卫抓走了,你以为锦衣卫当真是除暴安良的好人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