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高湛不荒唐(88)(第2/3页)

【高演当上尚书令,你有事可以召他帮忙。】

这几年他没闲着,不是在打仗,就是在准备打仗的路上。

天保四年十月,帝征伐契丹,俘虏十万余人,得牲畜数十万头。十二月,柔然举国南迁,帝自晋阳北讨突厥,迎纳柔然。

天保五年正月,帝亲征山胡,斩敌首万余众。三月,柔然反叛北齐,帝率军平叛。四月,柔然入.侵北齐北境,帝自晋阳反击,追杀柔然二十余里,俘虏三万余人。

天保六年三月,帝再征柔然,俘虏两万余人,获牲畜十万余头。

今年

是天保六年,光光已经三岁半了。

小女孩乖乖地坐在人力车上,让太监把她送到家家的瑶光殿。在她的小脑瓜里,她的家庭结构很特殊,她有父王,有母妃,有姐姐,有哥哥,还有家家。

说奇怪吧,姐姐和哥哥不是亲生的,却有血缘关系。

家家住宫城里,不是她父王的妻子。家家有丈夫,家家说她应该喊二伯。

二伯很忙,经常不在家,她已经不记得二伯长什么样子。

在小女孩的记忆中,她有两个家。白天的瑶光殿是她的一个家,晚上的长广王府又是另外一个家。

只是今日不一样,她被送到瑶光殿的门口,刚要下车往前冲,却被看门的宫女姐姐拦住了。

“县主可要到偏殿吃点心?”宫女知道陛下回宫,“奴婢先去通报,等您吃完点心,能见到娘娘。”

“可以。”

光光点点头,牵着宫女的手,被带到偏殿等候。因为高洋在夜里回来,召的是段昭仪侍寝,宫人们怕让小女孩打扰大人的事情,才哄着她到一旁呆着。

准备的糕点,是孩子爱吃的荸荠糕。

今年夏天,有南方的大臣进贡时令的荸荠,既能当水果吃,又能当菜吃。段昭仪一向得宠,她分得一筐新鲜荸荠,全让厨房的人榨出荸荠粉,亲手做成光光爱吃的荸荠糕。

段表姐学着做饭,做小孩爱吃的东西。

方子是萧靖送来的。

后世几块钱的马蹄糕,放在北齐的邺城,是一道昂贵的点心。作为原材料的荸荠只能在温暖湿润的南方水塘生长,在北方是养不活的。

蒸熟的荸荠糕晶莹剔透,颜色犹如琥珀似的棕黄,非常好看。入口软滑,口味清甜,更有清热之效。如果撒上蜜红豆作馅,便是粤式红豆糕。

每次光光吃过烤肉,总爱向家家撒娇,说要吃荸荠糕,吃完不上火。

“好吃哦!”

小女孩握着小勺子,把碗里的荸荠糕扒拉着吃掉。透明的糕点里有鲜切的荸荠果肉,咬起来又轻又脆,非常爽口。

光光的仪态极好,她吃了半块糕,特意剩下半块。她捧着小碗,不撒手。

伺候的宫女以为不合口味,问道:“县主怎么不吃了?”

小女孩笑道:“留着等会儿吃。”

段昭仪今日的心情极好,她服侍着陛下起床,特意描画眉眼,精致地打扮一番。高洋斜靠在塌上看她梳妆,一头青丝垂在表妹的腰间,衬得腰身窈窕纤细。

他的指尖好像留有美人的香气,果然小别胜新婚,表妹格外温柔。

表妹肯定是想他的。

只是她不好意思说。

“哎呀!”段昭仪突然想起自己养大的孩子,“光光呢?这个时间,光光该来了。”

“既然光光来了,让她进来,是自家人。”

高洋好歹坐直身体,在小辈面前要树立长辈的形象。他往门边看去,果然看到一个小丫头被引着进来,他一瞧就知道这是步落稽的女儿。

孩子的模样,跟阿淹是一个模子倒出来的。

眉眼生得像她娘,漂亮。

高洋冲侄女招手,颇有兴致地问:“你是光光?”

小女孩看到他,坐在家家的床上。她的胆子大,不答反问:“你是二伯吗?”

“是啊,朕是你的二伯。”高洋让孩子过来,“光光今年几岁了?开始读书了没?会弹琴舞蹈吗?”

中华上下五千年,长辈遇到小孩,总爱从这个话题开始,不是问学习,就是问表演特长。

段昭仪多才多艺,弹琴和舞蹈都很拿得出手。高洋想着,这是表妹带大的孩子,总该学点什么吧。

光光的年岁小,还没上幼儿园。她实话实说:“我到十月就四岁,没开蒙,家家爱带我玩,我不会弹琴和跳舞。”

她什么都不会。

高洋看着那么大的孩子,眉头一皱,心想步落稽怎么不管管她?

高绍德和高宝德那么大的时候,已经开始念书识字。弟弟养着大哥的女儿,同样是三岁半的时候进学。

怎么搁在自家闺女身上,弟弟如此放松?

这爹当得不及格啊!

高洋对孩子有责任心,他把光光抱上来,道:“你父亲不给你安排,二伯给你安排。以后你每天进宫上学,中午回来段昭仪这里吃饭,午睡过后,写作业练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