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姥姥家(第2/3页)

萧玖笑眯眯地说:“哥,要是爷说你没背出书,他就不带你上山玩,那怎么办?”

萧铁蛋一听还真会这样,看了看手里的泥,想着山上的鱼窝子,大兔子,依依不舍地起来去洗干净手,跟着妹妹一起背诵。

中午饭是余麦穗做好了放在锅里的,萧铁蛋生火热了热,兄妹两人吃完后,萧玖让萧铁蛋去玩了一会后,继续背书。

等大人们趁着夜色回来的时候,就看到堂屋点起了油灯,灯下,两个孩子看着一本书,摇头晃脑地诵读着。

看到这样的场景,他们劳累担心了一天的心陡然放松了下来,几个人相视一笑,各自忙自己的事情去。

余麦穗去厨房准备一家人的晚饭,萧守诚和萧定国还要上一次山,这鱼窝子的鱼很多,山上还有一竹筐呢。

王绘喜则开始收拾起了鱼。

萧铁蛋早就坐不住了,看到家人回来的一瞬间,就跑过去,看竹篓里的鱼。

“哇,这鱼都好大啊!”说完立刻捂住自己的嘴,还左右看了看,一副生怕被人听见的样子。

王绘喜慈爱地看着萧铁蛋,笑着对萧玖说:“小玖喜欢吃炖鱼还是红烧鱼?奶明天给你做。”

萧玖也过来看活蹦乱跳的大鱼:“哥,你喜欢哪个?”

“我想吃豆腐炖鱼,这样,大家都能吃饱。”

“好,奶给你做,奶明天去你大娘家里换块豆腐过来。”

王绘喜口中的大娘是萧安国的媳妇,两家人虽然亲缘关系已经挺远的了,但平时还是以亲戚的身份走动的很亲近。

她娘家是做豆腐的,嫁过来后,自己常常会磨点豆腐改善一下伙食。

“太好了,奶,我帮你杀鱼。”

“不用,杀鱼不用小孩来做,你帮奶抹盐吧。”

“好。”

萧铁蛋去厨房问余麦穗要粗盐去了,现在大家用的都是粗盐,有时候粗盐里还会有些杂质,但在农村,就是这样的盐也是稀缺资源。

这次鱼这么多,家里的盐肯定是不够的,王绘喜想着亲家家里应该能想些办法再弄些盐,正好,给亲家带些鱼过去,他们在镇上也不容易。

晚上吃饭的时候,王绘喜就把自己的想法说了:“麦穗,你明天走一趟娘家,把两个孩子也带过去,人家问起来,你就说,要把小玖这孩子带去给姥姥姥爷看看。”

“哎,好,我明天一早就去。”

余麦穗家在县城,家里的条件比萧家要好上不少,当初她看上萧定国,要嫁给他的时候,还被不少邻居笑话,向来只有农村的姑娘想要嫁到县城的,没听说哪个县城的姑娘往农村嫁的,这不是自甘堕落吗。

好在,余麦穗的父母都是明理的人,看萧定国这个小伙子人真的不错,也看亲家两老都不是难相处的人,相看过后,就点头同意了这门婚事。

这些年来,家里有什么好东西,也不会忘了嫁在农村的女儿,所以,余麦穗和娘家很亲,关系很好,她早就想把萧玖带过去给娘家看看了。

第二天一大早,萧玖就被叫起来,余麦穗给萧玖穿上干净的衣服,扎了个小揪揪,打理得干干净净后,就和萧铁蛋一起被拉着出门了。

县城里大队并不远,只是弯弯绕绕的,不认路的很容易迷失方向,走了大概有大半个小时就到了,萧玖身体好了后,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喝了空间里井水的原因,走了这么久,一点也没有觉得累。

她在想,什么时候,给家里的水缸里加点空间井水,希望家人喝了后健健康康的。

心里胡乱想着,耳朵一点也没听漏余麦穗的叮嘱:“待会到了姥爷家要喊人,姥爷家除了姥姥姥爷还有舅舅舅妈,还有一个表姐,一个表哥。”

萧玖点点头,把这些信息记在脑子里,别说,虽然她没有成为十里八乡人人称颂的天才,但她的记忆力是极好的。

她不仅记着余麦穗讲过的话,还记住了大队到县城的路,虽然不一定有用,但多记点东西肯定是好的。

到了县城不久,母子三人来到一处筒子楼,这里是机械厂分给姥爷的房子,余麦穗就是在这里出生成长出嫁的。

“爹,娘,大哥,大嫂,我来啦。”余麦穗在门口喊人。

“是姑姑来了,我去开门。”门打开,一颗毛茸茸的脑袋露出来,笑着喊:“姑姑。”

“哎,香香在家啊。”苏麦穗领着兄妹俩进去,刚放下背篓,就发现家里的气氛有些紧张。

她还来不及问什么,就听见一道略微有些刺耳的声音响起:“呦,这是姑奶奶回娘家了?怎么还拖家带口的?这小女娃娃又是哪个?”

听到这个声音,余麦穗原本的笑脸忍不住落了下来,这位是大嫂的娘家妈,不仅嘴碎且热爱多管闲事,更爱顺手牵羊。

讲真,如果不是大嫂人真的不错,加上又给余家生了儿女,余麦穗是真不惜的搭理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