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第2/2页)

“但是我观路总这一两个月频频发力,出货速度也越来越快,恐怕年后有什么大计划了吧?毕竟饮料行业的销售旺季可不仅仅是过年这一段时间而已。销量最高的时间段,是自初夏开始直至盛夏达到顶峰,届时,我们车间四条生产线恐怕张罗不开。”孟厂长语重心长地喟叹。

路楠眯了眯眼睛,故作不解地问:“孟董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我们第二汽水厂愿意全力配合沁然,在春节期间将生产车间重新规划一遍,并出资购置同款生产线,力争年后第一季度开工将产能翻一倍。届时,因为产能提升,其实也变相节约生产成本,我们给贵公司的报价还能再调整一下。”孟厂长开口。

孟堂继续咋舌:爸,我亲爱的老爸,你真的没喝多么?之前我要创新改革,你每次都不怎么赞同,这次你这手笔,比我还大。还主动给人降价!

路楠心中飞速核算了一遍,如果第二汽水厂这么做,相当于他们今年赚取的代工费全部要投进去,恐怕还得再贴点。

也就是说,对方确实有相当的诚意维持双方长期合作。

路楠沉吟了一会儿,忽而笑了起来:“真没想到,孟董对我们沁然居然这么有信心。”

这番话其实对路楠来说,犹如瞌睡时有人送了枕头。

毕竟她已经意识到,仅靠现在的四条生产线的产量,等到第一季度、最迟第二季度爆发沁然饮料销量高峰之时,恐怕会出现库存不足的状态。

等到库存告罄才考虑加大生产,那为时已晚。

其实,路楠确实打算在年后去冀省考察一下有没有适合的代工厂。那边交通便利、距京市市场也近,唯一有点麻烦的,是她对北方的饮料市场终究不太了解,而且在那边根基尚浅,如果没有找到可靠的代工合作方,恐怕难免要‘交点学费’。

类似原材料物料失窃或者损耗过多的学费、类似品控不合格的学费、类似对方直接仿牌照抄的学费……这些固然都有法可依也有合同约束,但是会让路楠耗费不必要的精力。

毕竟像第二汽水厂这样省心的代工厂,真是不好找。

所以,这也是路楠目前纠结中的原因。

她有想过,年后去冀省出差找寻代工厂的事情不论成与否,都让因为电子商务结缘、和孟堂私交不错的学弟祝正希‘不经意’地透露给孟堂知道,好观察一下第二汽水厂这边对此有什么反应。

没想到,这事儿根本不需要拖到年后。

没想到,孟董居然有这样的魄力。

“我活了大半辈子啦,事业起起落落,但看人的眼光从来没有错。”孟厂长哈哈一笑,“我可不得趁着路总厚积薄发的阶段跟紧一点,这样还能蹭个乘风而上的机会啊。”

路楠失笑:“孟董,您将我捧得这么高,我可担不起。这样,您说的事儿,我需要好好考虑一下。”

“这是应该的。”孟厂长举杯,“我们第二汽水厂,工人足够多、场地足够大、更重要的是我们有合作的诚意。”

路楠点头。

经过这段时间相处,她确实相信孟氏父子的为人,有这样的合作伙伴,能为她省了不少事儿。

吃完这顿饭,孟堂问他老爸:“爸,你说路楠会答应么?”

“应该会。毕竟你老爸我,这次是下血本了啊……”孟厂长叹了一口气,他也不知道这个提议对方是否会接受、接受之后是否能让第二汽水厂朝着更好的方向转变,反正,做生意不就是这样么?既然他自己拖拖拉拉不舍得关了厂子、卖了地回家养老,那就总得赌一把!

而路楠他们乘坐商务车离开之后,其余四人也是神色各异。

他们知道,路总最喜欢坐在车里,饶有兴致地问一句:“你/你们怎么看?”

没想到这次路总没有问。

方航不适应地咳咳了几声。

“急什么?你是下午的车票吧?该拿上行李去车站了。”路楠扫了一眼下属们,“回去好好过个年,年后回来开收心会。到时候再说这事儿。”

这,相当于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

……

陶晓娟没喝酒,稳稳地开着车将路总送到小区门口,路楠隔着窗户和下属们说了明年见,便拎着包回家了。

家中,阿婆、黄女士、路杨都在。

路楠今天稍微抿了几口酒,身上有点酒味。

黄女士给她端了一盘切好的水果,摆出一副要谈心的架势。

十二月的时候,乌城商铺的租金就由黄女士代收并汇给路楠了,她现在定定地看了女儿好一会儿,小声问:“你和我说老实话,你现在的钱到底够不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