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第2/2页)

李总亲自将其中一份递给路楠,和善地说:“时间紧,其中部分数据是我们按照碳酸饮料行业内的平均数值为参考的,不一定准确,这都可以再详谈。”

路楠接过之后,方航和陶晓娟也从李总秘书手里拿过装订好的小册子,并轻声道了句谢。

会客室内顿时一片静谧,只剩下时不时翻动纸张的声音。

路楠看得很仔细,看完之后又有‘果然不出所料’的想法。

投资意向书上写着:黄河矿业愿意为沁然提供四千五百万人民币的现金,条件是要求获得沁然公司49%的股份。

也就是说,李总这边对沁然的评估虽然很仓促,不过在没有算到路楠还剩下三千多万现金的前提下,对方提出这个条件,其实是对路楠已经支出的款项拿捏得比较精准了。

撒钱很大方,胃口也相当大。

如果路楠是刚创业的年轻人,估计会既忐忑又开心吧:这么干脆的资方,一次性到位的资金,还只要49%的股份呢!

但路楠对自己、对沁然都很有信心,她想要投资,却不愿意让出这么多的股份。

虽然李总那边拟出的某些条款看起来还挺厚道,比如说在占据了这么大比例的股份之后,依然保证路楠对沁然公司拥有日常经营的决策权;比如说,日后黄河矿业想要出售股份,同等条件下,路楠有优先购买权等等。

可是路楠又不是商场小白兔,哪怕她不是法学专业的,但是对许多商务合同都有所涉猎,李总这份意向书后面这些‘厚道’的条款,在投资项目中基本属于常规操作。

甚至于前一条如果不明确扩充写清楚,那对方能钻空子的地方还多着呢。

投资是谋利性的商业活动,最根本的目的是获取盈利。

路楠知道这份投资意向书的问题出在哪里:沁然现在,还是太弱小了。

她确实需要投资,不过不是现在。

这一趟来京市,黄河矿业本就是拜访计划外的‘金主爸爸’,路楠现在要做的就是在不激怒对方的前提下,回绝对方的投资意向。

思及此,路楠居然有几分想笑:如果让那个做蓝莓果汁的眼镜男阎总知道,他费尽心思想要得到的机会我却要暂时婉拒,他是不是要气死了?那么和我结下梁子的人是不是除了令扬的杨董之外,又多了一位?

“李总,很感谢您看好沁然,并且选择了我们。但正是因为您也认可我们的潜力,所以我才无法直接答应您提出的投资条件。”路楠诚恳而抱歉地说。

人性有时候是很复杂很奇怪的。

如果路楠兴高采烈地一口应下,黄河矿业的李总说不定心里还会有个咯噔,就像是买东西时与人讨价还价对方十分痛快地答应,总会让人觉得自己是不是还是被宰了;

但是路楠现在明确表示不能够接受这样的条件,李总的‘胜负欲’啊,顿时又升起来了。

“路总,这只是意向书而已,具体条款,我们还需要再详谈。你不用着急拒绝,据我所知,你们公司的饮料在市场上确实比较领先和创新,但是饮料行业的门槛并不高,如果不能把握时间尽快占领市场,后来者居上的情况也不是不可能发生的。对吧?”

显然,李总也做过功课。

路楠点头承认:“确实如此。”

“那么,你更应该好好考虑我的提议。我认为,沁然现在需要更多的资金,主要用于投放广告、提升知名度。路总,我们可是考察了好几家公司之后选择你的,并且愿意不干涉沁然日常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