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细作(第6/10页)

想到程砚秋所言,秦缨放下帘络,又忍不住失笑起来。

一路回了侯府,谢星阑下马掀帘,又目送秦缨进了府门方才离去。

翌日是正月三十,过了这天,这个年便算彻底结束,府中因过年而设的明艳装扮,也皆要取下,一大清早,侯府上下便忙活起来。

秦缨先与白鸳一起帮忙,待用过午膳,又与秦璋定好隔日赴郡王府婚宴所带之礼。

做完这一切,见日头已经西斜,便又在暖阁看起未央池地图来,这月余间,未央池几处景致间的距离与方位,她早已烂熟于心,但已过数日,她仍然没想通那帮凶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觉地去荷花池的……

如此枯坐一下午,直等到黄昏时分,白鸳忽然快步进了屋子,“县主,谢坚来了!他说代州来消息了!是来给您送消息的!”

秦缨“噌”的一声站起,拔腿便往前院去,到了厅中,便见谢坚面色肃然地候着。

见到她,谢坚先上前行礼,又道:“县主,去代州的人送信回来了。”

秦缨示意白鸳守在门口,又吩咐:“说吧——”

谢坚竹筒倒豆一般道:“去代州的人找到了江原那个叔父,还找到了当初欺压他们家的县令,那县令说,当初江原家中做小本买卖,因欠了税赋,才被查封了铺子,那县令也确实贪财,不仅查封铺子,还捉拿了江原的老父亲,要江原巨款来赎,彼时江原哪有银钱,便连江原,江原母亲,还有他新婚妻子一起抓了,又串通刺史府,给判了个举家流放之罪。”

“代州本就在西南边境,流放也只能往更南边去,可走到半路,他们一家子都染了病,眼看着就要死在路上,衙差也不愿管,正打算任他们自生自灭之时,却出现了一队商队,那商队的少主人见这家子可怜,便掏了银钱替他们求个生机,押送的衙差一看银钱甚多,且反正人都要死了,便拿了钱回去复命。”

说至此,谢坚眉眼间也生出几分厌恶,缓了口气接着道:“那以后,江原一家便没了踪迹,也再未回过老家,他们老家的亲人,还以为他们死在了外头,直到两年后,他那族叔才接到了他的信,这才知晓,江原一家,竟去了南诏讨生计。”

“这个族叔因被江原家里连累,也被查封了铺子,平日过的十分窘迫,江原大抵知道这一点,才颇为盼望他们也去南诏,起初,江原只说自己找到活计,过的还算富足,让他们出关往南诏边境的镇子上来,江原派人去接他们,但他那族叔不喜南诏异族,自是不去,又过了三月,江原又叫人带来了信,这一回,江原说他跟了一位颇为尊贵的主子,那位主子是他的大恩人,正是他们救了江原一家性命。”

“他说那位主子虽年纪轻轻,却颇有谋略,又因母亲是周人,并非纯正南诏血统,十分善待前往南诏的周人,此人对大周风俗了解不说,更因长相更像周人,自小隐姓埋名来大周进学,他天资绝艳,才学过人,若是能参加大周科考,必能高中,江原还说,他还出入过南诏王庭,再不会遭人欺辱,只要族叔去,便可尽享荣华……”

秦缨听得拧眉,“母亲是周人?来大周进学?”

谢坚点头,“不错,他族叔还说,期间江原又叫人带信,次次都在说那位主子如何天纵英才,甚至提过一句,说南诏要在此人手中国富民强,他族叔起初半信半疑,但后面江原说得多了,他便也信了,也猜到他说的主子,说不定是南诏哪位贵族子弟,而就在五年前,江原忽然说他要跟着主子回大周,说等大业成了之后,再亲自去老家接族叔一家去南诏落脚,但自那以后,他们再也未收到江原的信。”

秦缨语气深重起来,“五年前?贞元十五年?”

谢坚应是,“不错,公子看完这些,肯定谋害赵将军的帮凶并非大周内奸,而是南诏细作,此人既参加了赏雪宴,那必定是当真参加过科考,做了朝官,除了昨日商定的三人之外,公子会彻查赏雪宴上,贞元十五年之后入仕朝官的底细。”

秦缨重重点头,“此人长相并无明显异族特征,且身份尊贵,但他潜入大周,自要百般掩藏身世,江原只说年轻,也未提及到底多少岁,如此也不好锁定人选,……”

谢坚道:“您有所不知,大周科考核定严苛,除却祖上三代皆要查验外,还需要担保人做证人数名,此细作纵然能作假一世,但祖上三代定是编造,再加上出身与家世多有漏洞,如此深查下去,方知是谁藏匿在朝堂之上。”

此法虽冗杂了些,但凭着这份证供,也只能如此暗查,至少不会打草惊蛇。

秦缨应好,“也罢,我记得当夜赴宴的,有三四个新科翰林,再加上其他年轻朝官,想来目标也不多,至多半月,应有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