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第5/6页)

不由得,胡万华的朋友对江夏和周海笙淡然的态度另眼相看,甚至猜测他们的身份肯定非同一般。

江夏是因为见识过更繁华的后世,此时的香港在她看来就像是一个游子。距离香港回归还有十多年,江夏并没有觉得香港人就高人一等。他们跟自己一样,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人!

所以,她也就无所谓羡慕和惊叹,更多的是如同翻阅历史课本一样的沉思。

至于周海笙,在他的世界里,所有他感兴趣的事情都只跟设计有关。香港这个地方好不好,经济发不发达,人们的生活水平如何在周海笙眼里全是素材。

“既然来了香港,就一定要去位于中环的置地广场走一遭。”

胖胖的中年男人笑起来就像是一尊弥勒佛,看起来很亲切。他很高兴今天能够当他们的导游。带他们游览香港,他有一种说不出的荣幸,他也不知道为什么。

见他们没有反应,他连忙解释道:“置地广场在中环皇后大街中15号,是香港著名的名牌专卖店聚集地,堪称香港最昂贵的地方。我也不怕你们笑话,我反正是消费不起的。不过,我们可以去逛一逛。”

他虽然在香港生活了二十多年,从他的本心上来说,他一直觉得自己是中国人。

而香港,也属于中国!

他们乘坐双层巴士来到中环,步行到达置地广场外围。远远地看过去,摩登的建筑群体,来往的行人穿着得体,他们行走间的脚步带风,挺直的腰背显示了他们的自信。

江夏眼睛一亮,哪怕在巴黎最奢华的街道,她也没有这样的熟悉之感。

这才是跟她原本生活的城市最接近的地方,虽然他们间隔了三十多年。

看到这里的店面布局,周海笙忽然有一种说不出的熟悉感。

他忽然想起来了,省城里的盛夏服装店不就是按照这样的外形来设计的吗?只不过,那是乞丐版的设计,不如这里的店铺看起来金碧辉煌。

老师之前来过香港?

江夏并没有注意到周海笙疑惑地眼神,因为她在这里看到了一个又一个的熟悉品牌。

原来,这些品牌在三十多年前,流行的是这样的元素?

在穿越过来之前,江夏本就是顶级的设计师,她跟这些品牌会多或少有些联系。在成立自己的工作室之前,她甚至跟这些品牌有过合作,几乎每年都会收到他们新品发布会的邀请函。

因此,她顺从自己的本心,走进了其中一家服装店。

“女士,这是我们的非卖品,不允许触摸!”江夏被一个有些严肃的声音惊醒,伸出去的手停顿在半空中。

只见一个身材高挑的年轻女孩儿横在了衣服和江夏之间,她的神态虽然颇为控制,可是言语和肢体还是泄露了她对江夏他们这一行人的冷淡。

“你们也没有标识说这是非卖品,我的朋友只是想要看看而已。”胡万华的朋友皱了皱眉头,他最不喜欢的就是这种自以为自己是香港人的同胞。

高挑的导购轻笑出声,往江夏面前逼了一步。

“你都说了只是看看,既然买不起,就不要给我添麻烦了。”她全程彪英语,说话的时候只看着胡万华的朋友,仿佛其余人不存在一般。

“这位服务员,你撒谎了。这并不是非卖品,而是索菲亚大师今年春装的新品。把你们的经理叫过来,我倒是想要问问他,是不是你们店里的衣服都只许看,不能摸。”

江夏嗤笑一声,地道的伦敦腔让对方脸色一白。

这边的动静早就引起了服装店客人及工作人员的关注,店长很快赶了过来。

“请你们离开,我们店不欢迎大陆人。”

店长是一个金发碧眼的中年妇女,她看到江夏一行五人狠狠地皱了皱眉头。他们浑身上下没有一件奢侈品,只是一眼,她便认出了他们不是香港人,而是从大陆来的。

这个胸口别着店长标识中年妇女的话激怒了江夏,她环顾了一圈周围好奇的打量。

“我脚下的土地是香港岛,这里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是炎黄子孙。你只不过是一个外来的服务人员,没有权利驱逐我们离开。索菲亚女士如果知道她的作品被人恶意划分等级,套上枷锁,她一定会非常失望。”

江夏这一席话是用中文大声说出来的,她刚刚之所以选择进这一家服装店,是因为索菲亚大师曾经跟她有半师之谊。那个笑起来优雅无比的意大利老人此时应该刚满四十岁。

这是她巅峰时期的作品,哪怕放在后世,也是经典中的经典。

正是因为认识索菲亚大师,江夏知道她毕生所有的精力都奉献给了服装设计。她终生未嫁,心里最大的期望就是自己的作品能够遇到懂得欣赏它们的人。

金发碧眼的店长听不懂中文,但是她知道这个年轻的中国女人不好对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