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贺寿(第2/3页)

几根发钗、发簪都依托珍珠自身形态加以修饰,做成小兔子、蝴蝶的样子,活泼可爱。

另有一些细碎的有棱角的小珠,单看上不得台面,所幸色泽艳丽,都细细打了孔,串成链子。

虽不如圆珠和大珠名贵,但竟颇具异域风情,意外的挺适合小姑娘佩戴。

他在信里说,看当地许多女孩子都拿着把玩,或是直接做抓子,就顺手给小师妹买了些解闷。

师雁行又把那信细细看了一回,禁不住笑起来。

“三师兄倒是很细心。”

说起柴擒虎,裴远山也有点小骄傲,“有度粗中有细。”

有度是柴擒虎的字,裴远山取的,希望能压一压他的性子和过分生猛的大名。

通过之前大家的讲述,再结合柴擒虎信中所说,师雁行大致知道他所谓的镖局买卖是什么了:

古代版快递!

她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买卖不好做。

快递的诞生必须依托通畅的交通和高度发达的海陆空运输工具,而这两方面古代一个都达不成,不然也不至于到了近现代还有类似“要致富,先修路”的口号,足见交通运输的重要性。

如今倒是有很多笔直顺畅的大道,但是大多都是官道。

所谓官道,开山架桥只为迅速传达朝廷讯息和运输粮草之便,必须时时刻刻保障畅通无阻,纵然是官员也须得有专门文牒方可上路。

简单来说就是民不能走,不然很可能出现朝廷八百里加急被老乡的猪群堵住,运往前线的粮草被羊群啃了之类的情况。

而民道么,沟壑崎岖,雨天烂泥,真的不提也罢。

所以才有“富贵了回乡修路”的套路,因为大家是真的迫切需要。

民间传递消息主要靠同乡捎信,并由此诞生了相当多的古诗词,譬如“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等。

但这种传递太过依赖偶然性,有时有急事想通知谁,偏又没人往那里去可如何是好?故而镖局应运而生,这就是最初版本的快递。

镖局的业务范围很广,既送货,也送人。

且镖师们大多身强体健,会武艺,遇到地方土匪、流寇也不怕,所以许多达官显贵都喜欢用,颇具市场潜力。

但是有个问题:你拿着人家的东西走了,到底送没送到,对方根本没办法及时知道。

没法儿查物流信息!

这就导致镖局起步很艰难,因为没有信誉保障。

还有人说飞鸽传书,师雁行也是来了之后才知道真扯蛋。

有这种方式吗?

确实有,但并不普及,还是官方用的多。

民间倒是不少养鸽子的,但要么为了吃,要么为了溜。

指望它们送信儿?开什么玩笑!

首先,飞鸽只能在固定航线之间往返,路线定死了的。

一旦想和第三人交流,得了,从头开始驯养吧。

另外它们体重小,导致能携带的重量也极其有限,最多不过几张纸。

而驯养一只能够独立完成任务的信鸽需要非常专业的技巧和很漫长的周期,民间这种技术非常罕见,成本又高,没什么百姓会为了这个单独养鸽子。

但最致命的是,实际上飞鸽传书的成功率根本没有小说和影视作品中表现的那么高!

它们也会迷路会叛逆!

甚至被人随手射杀煮了吃了。

故而需要同时放多只信鸽,传递相同的内容,如此才能保障消息准确无误地传达到收信人手里。

可但这么一来,成本就又上去了,所以多被军中垄断。

回去的路上师雁行还在想呢,如果柴擒虎真的把快递做起来,大家完全可以搞个合作嘛!

刚进门,凳子还没坐热乎,师雁行就被苏北海派来的人提走了。

已经合作过几次,又有裴远山这层关系在,苏北海就开门见山地说了。

“那奶油蛋糕能送去外地么?”

师雁行精神一振,“敢问大人送去什么地方,多远,中间会经过什么地段?”

奶油蛋糕价值不菲,苏北海自己一次也没买过,可现在却要送去外地,给谁?

苏北海迟疑了下,显然是不大想说的。

师雁行倒不是非要刨根问底,“大人有所不知,那奶油蛋糕极娇贵,容易发霉变臭不说,裱花极容易化,更容易塌。”

下月初也才是八月,后世公历的九月,白天正经挺暖和的。

这话之前苏北海就有所耳闻,无奈之下,只好说是州城。

“州城啊……”

师雁行陷入沉思。

之前郑平安曾帮她从州城买槟榔芋,中间层说起距离,若马车正常行驶,少说也得两三个时辰。

这么暖和的天气,这么远的距离,中间路况不明,能行吗?

非但如此,苏北海甚至还想要个三层的!

师雁行一听,第一次想主动往外推。

这不要命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