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第3/4页)

最近她都要忙袭爵的事,所以闲来无事的湘云便将掮客叫到府里说话。

小姑娘想搞连锁客栈,湘云不光觉得可行,还建议小姑娘再搞个那种后世的度假村。

不是所有人家都有条件建别院花园的,搞起来也不要担心没人租住。只要隔三差五的请了吏部或是翰林院,国子监等部门的官员去小住一回,总有想去那里‘碰运气’的。

至于人员方面,湘云想建议小姑娘优先录用宫里退役的宫女和太监。

一来他们都是懂规矩不需要再培训的,二来也是刚从宫里出来未必适应宫外的生活。

三嘛,就是叫湘云想到了露珠。也许还会有不少适龄出宫的宫女被家人强买强卖。

在湘云看来,这种生意稳赚不赔。如果能做连锁客栈的生意,那以后她们出门玩,都能住得更舒心了。

可惜她想做生意也只能通过小姑娘的商部来做了。

╮(╯▽╰)╭

贾蓉进京快一个月了,还在想着要不要疏通关系时,吏部的文书就下来了。并不知道湘云他们家递了话,贾蓉也只以为他求个地方小官并不难之故。

拿到了文书,贾蓉便先去惜春那里辞行。然后在离京的前一天下晌,贾蓉拿了些土仪回了宁国府。

宁国府和他走时没多少变化,只是他的到来却将尤氏

吓了够呛。

她不知道贾蓉对她抱养子嗣有什么看法,她虽是贾蓉的继母,可现在却不敢拿继母身份吆喝孝道那一套了。

无他,中宫那边时有消息传出宫外,除了保护原配正室嫡出外,也传出了对继室的限制和压制。

如果是一个月前,尤氏还能摆母亲的谱。现在…想到贾蓉早不回来晚不回来偏偏在这种时候回来,尤氏就担心她和她养的那个孩子。

没想到贾蓉提都没提那个孩子的事,而是客套的说了几句寒喧之语,之后便去祠堂给列祖列宗上香。

将自家这几年生的孩子都记在族谱上,又洽巧看到贾琮和迎春那一段。摇头轻笑,虽羡慕有人扶持却并不嫉妒。

他生于锦绣膏粱之中,见识过豪门富贵,也曾堕落泥沼,也曾怨恨世间不公……

当初是被逼无奈不得不离开京城,后来才发现外面的日子好到他一辈子都不想再回京城。

至于继母…好好活着吧。

只要她不死,自己一家就不用守孝,不用丁忧回京城。

至于宁国府会不会旁落…以前不会,以后就更不会了。

贾蓉没留在宁国府里,只说晚上还有应酬便带着人离开了。

贾蓉晚上确实是有应酬。

他做东,请在官驿认识的一干候官的同僚们吃酒,也算饯行宴。

贾蓉从未跟这些同僚提起过他出身京都宁国府,也从未提起过那些显赫亲戚。因他平日不是给家人买东西就是跟一群同样等着吏部候官的官员吃酒闲玩,旁人也都没想过他竟然还有这样的出身来历。

此次饯行宴上,有官员喝多了酒,还替贾蓉抱不平。

为啥还是平调呢。

可见还是没人脉,没银子呀。

贾蓉却高兴坏了。

虽说离开了他之前所在的州府,却也只是调到了隔壁州府。而且他之前任职的府衙与这个州府极近。他家里人只需要坐上几个时辰的马车就能到新任上去。

早年购置的庄子良田都不需要再另行置换了呢。

贾蓉等人吃过酒便一道回了官驿休息,尤氏派来的人只见贾蓉跟一群官员去官驿了,也没打听什么便回去报信了。

原以为贾蓉翌日总要再回府的,所以尤氏还叫人打扫了贾蓉和秦可卿的院子,不想等到了晌午也不见人回来,尤氏想了一回便派人去接了。

这一接才知道贾蓉一大早就出京了。

尤氏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又有些说不上来的失落。

就这么走了?

~

另一边,就在袭爵补充细则被皇后送到四爷那里审阅,中宫笺表也都已经起草好等着补充细则一道发下去的前一天,有位正室太太自尽了。

是伪装成他杀的自尽。

为了能叫人知道她被杀害前受了多少折磨,她浑身上下都是伤痕。

胳膊,大腿,甚至是后背都被她想方设法的撞出伤或是割出伤口来。之后才喝下巨毒……

死的人是修国公府候家的当家主母,而谋杀妻子的嫌疑人则是这一代候国公府的继承人,也就是死者的丈夫候亮。

事实只调查了一半,皇后便下令不许再查下去了。

然后面对这场明显是以自身性命陷害亲夫的案子,所有人都沉默了。

无论是皇后还是大福晋,黛玉等人都知道候亮是无辜的。

但候太太无子,候亮宠妾灭妻也是事实。

这件案子如果公事公办,那会造成的影响绝对不是她们想要看到的。可不公事公办而是直接治候亮的罪,好像又过不去心里那道名叫道德的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