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第2/3页)

同时来人还会拿着个小本本对所过之处的卫家资产进行一回评估。

这个花瓶,那个鼎炉都是古董,卫大人,您可千万别转移家产呀。

卫大人,听说您要用太太的嫁妆还债,那是用先太太的还是现在这位卫太太的呀?那什么时候户部才会回到这笔还款呢?

“……”

卫老爷打听过只有他们家有这个殊荣,而这个殊荣还是九贝勒钦点的。想到之前的事,卫老爷哪里不明白是自家那傻娘们惹出来的。可再气再骂,该还的钱还是得还,不是吗?

但被胤禟盯上后,卫老爷发现事情远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因为胤禟他家里还有位更缺德的小祖宗。

旁的不说,就说卫家下人出门买菜吧。只要去了菜场,就会有一身太监袍子的小太监跟在身边。无论你买什么,他都在旁边给你提建议。

欠了那么多钱,还吃那么好?你们家这是不想还债是不是?

呦,这是燕窝吧?这么贵的东西,你们家可真有钱,说买就买,喂猪的吗?

什么,买肉?买吧,买吧,但最多只能买一斤尝尝味。

买青菜呀,这个好,买这个,别看有些烂,还有些蔫,但它便宜好几文呢。

除此之外,京城所有的伢婆和掮客都收到了通知。然后每天都会有人上门说是卫太太或是卫老爷叫他们过来领他们准备卖出去的下人出府或是来看看要卖掉的庄子和铺子的。

府里的下人被这事弄得人心慌慌,都无心做事,生怕主家真的会卖掉他们。而那些替卫家管着庄子和铺子的管事们也都起了小心思,开始琢磨起后路来。

……

总之就是卫家的生活水平在胤禟和湘云的干预下直线下降,不但叫卫家上下苦不堪言,更叫卫老爷有苦难言。

可没办法呀,谁叫他家娘们算计人九阿哥的小祖宗了呢。

不管这事到底是谁的锅,你卫家难道不应该站出来给个说法吗?你们到好,只顾着暴打嫡长子将罪名推出去,却不想着去九阿哥府赔礼道歉,这事放在谁身上不得使点‘小性子’呢。

怎么折腾你,都是活该!

十爷坐镇户部,一边跟户部官员清点入库的银两,一边也杜绝有人将刚入库的银子再借走。

比如说…太子。

老十是出了名的混不吝,他阿玛的话都比未必有他九哥的管用。他九哥叫他看着户部,他阿玛要用银子怕是都不容易,更别提太子等人了。

母孝已过百日的十三阿哥,因着三阿哥剃头这事又气又窝火,最近不是跟着他四哥要债,就是跟着老十呆在户部。

看着太子和大阿哥的人一次次被他十哥赶车,心里说不来的畅快和担心。

他担心皇阿玛会怪罪十哥。

然后当十三将担心说给他十哥听的时候,就见他十哥很不以为然的笑了,笑容中满是有持无恐,“皇阿玛要是因着这事就怪罪我,九哥一定会撂挑子的。”

别看追债这事是四爷在前面冲锋陷阵,但真正要紧的那部分还在胤禟手里那些,若当今真因为不借钱这种理由就怪罪十爷,不管是兄弟轻深还是唇亡齿寒,撂挑子都是轻的。

十三见十爷笑得爽利自信,底气十足,不由低垂下眼眸想了一回他和他四哥的关系。

他们也会是最好的兄弟。

*

就在元春成为贵人的那天,史家也一如湘云期待的那般闹了起来。

史二叔最近做得最正确的决定就是撕逼的时候将史二婶放了出来。史二婶火力全开,又已经没什么顾忌的了,让史三叔俩口子吃了不少亏。

毕竟二房往下没有爵位了,名声也毁得差不多了,他们家若是再不将银子握在手里,还能剩下什么。

相较于二房,史三叔自己挣的爵位还是能够往下传的。若二房不管不顾的闹起来,三房也落不了什么好。可叫他们家拿出那么多的银子与二房分担债务,他们也不甘心。

扯来扯去就将大房和湘云给扯了进去。

两个做婶子都想动湘云的嫁妆,史二叔也是心动默许,但史三叔却持反对意见。

以后还要不要做官了?回头他儿女还要不要做亲事了?

是呀,总要为以后着想。

“那这银子?”

于是对视一眼,史家两房又展开了一场又一场的拉锯战,随着距离限期还款的日子越来越近,两房也终于达成了统一意见。

学一学荣国府,抄奴才的家。

上个月秦八两就送了一幅九九消寒图过来,湘云一直等到入九了才叫人拿出来挂在屋中。

不过在此之前却叫人大批量的弄了一批消寒图放在铺子里和口红搭配着卖。

口红一直过了八月十五才正式上市,八月二十的时候,图嬷嬷让人将第二批口红和胭脂送到了京城。随后八月末,湘云让人以元老板的身份招开了新品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