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独自生活的第二十九天(第3/4页)

张掌柜等人埋头干饭,这下也不敢小瞧了。

这边的点心兴许也好吃,做生意,还有的做呢。

下午,姜棠和怀兮跟着掮客去看了几处铺子。

这边人说话有口音,一看姜棠和怀兮就知道是外地人。

再看衣着首饰,都不差,掮客心里就有数了。

一间和旧铺子差不多大的,竟然要三十两银子一个月,显然把两人当肥羊宰。

掮客一脸贼色,“姑娘随便问,这个地段都是这个价钱,我可真没诳你,我跟你说啊,做你这生意,我根本不赚钱的。”

姜棠和掮客道:“这价钱不合适,我们去别处再看看。”

掮客道:“那二位慢慢看,我就不送了。”

只不过,再找别的掮客,无论外表看着是憨厚还是奸诈,都是咬定三十两银子。

若不是在盛京差不多地段的才要三十两银子,姜棠兴许真的给了。

怀兮也愁,“这里的人也太精明了,咱们一看就是外地人,过来就是为了租铺子,耽误一天是一天,他们就是认定了咱们会租。”

这里的掮客,全都一个路数。

姜棠:“再想想别的法子。”

总不能来江南,一天就把铺子租好,什么都顺顺利利的。

江南是南方经济枢纽,各地的商人都在这儿,商人本来就精明,在这儿做了这么多年的掮客,想的就是赚钱。

姜棠道:“要么我们学学当地话,假装自己是当地人,不过得学好一阵,说不准还会闹笑话。而且,这边的掮客我们大多都见过,再去肯定认得咱们。”

怀兮也道:“这个法子不行,说不好还是被一眼看出来。”

怀兮跟着陆锦瑶做了许久的生意,只不过陆锦瑶是平阳侯府的姑奶奶,又是永宁侯府的儿媳妇,谁不知道。

那做生意,简直无往不利,谁会得罪侯府。

姜棠却是自己摆摊卖东西一路过来的,虽然大老板没见过几个,小的商贩却是见了不少,可以跟他们打听打听门路。

“要是有人给咱们指路就好了。”

怀兮道:“到时候送点东西,当敲门砖。”

两人一拍即合,姜棠给客栈的小二一两碎银子,跟着借了厨房,连夜做了点心。

只不过没有面包窑,只能用蒸的和煎的。

幸好做出来味道不错。

怀兮则是去街上买了匣子和油纸,送人的东西怎么都要弄得好看些。

张掌柜也没闲着,带着另一个掌柜四处打探消息,去各家铺子转转,虽不比盛京繁华,可莞城夜市开到极晚,各地的人都能见到,所以酒楼菜系也多。

比之盛京,商人就更多了,还有各地的特产,在莞城都能见到。

张掌柜看点心铺子,街上有不少呢,多是软糯的糕点。他站在点心铺子的柜台前突发奇想地问道:“这有没有蛋糕?”

这边柜台前的帮工道:“蛋糕没有,不过有蛋黄酥,蛋黄酥盛京的贵人爱吃,一斤一两银子,软糯酥香,可比盛京的便宜多了。”

张掌柜倒吸一口凉气,这这这!连蛋黄酥都有。

看来点心的价钱也得变一变,不能非得按照盛京的来。

张掌柜要了两斤糯米糕,看来来往往的客人,买蛋黄酥的还真不少,越发地想赶紧租下铺子,装潢好开业了。

次日,姜棠和怀兮又出门了,手里还带着东西。

找搭线的人也不好找,不能是做点心生意的,姜棠日后也想过来开店,所以选了个猪肉铺的老板。

人姓杜,很精神,有点胖,看着面向还有点凶,几次路过的时候听说话口音虽然有这边的调儿,却不像正经的本地人,身边跟着几个徒弟杀猪,开始还以为姜棠两人过来买猪肉的。

“五花肉十三文一斤,肥肉十四文。”

姜棠搭话道:“都是这个价吗,可别看我们是外地的就诳人。”

老板把刀往案板上一撂,“放心,一斤肉才多少钱,我也不占你们这便宜。”

姜棠笑了笑,“那来两斤五花肉。”

她痛痛快快地给了钱,然后才拉着怀兮离开。

怀兮还以为姜棠要送点心呢,竟然没有,那点心做出来是干什么的。

姜棠道:“是送给这个老板的娘子,你看他还有个女徒弟,看着才十几岁,我猜这是老板的女儿。”

既然是女儿肯定成婚了,直接给老板送于理不合,更不好求人办事。

打听打听就知道这位杜师傅家住在哪儿了。

怀兮觉得有道理,她笑着道:“我原以为你离开侯府,自己过肯定艰难,但如今看,也学了不少东西,考虑事情比我还周全。大娘子让我来江南,我也得多学多看。”

姜棠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姐姐别妄自菲薄,我想到的都是小事,以后人情往来,各种打点,都得你来呢,再说了,很多都是和你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