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第3/4页)

回到家后,苏墨墨便躺到自己熟悉的床榻上好好休息了一番。她甚至连当天的夜饭都未曾用,就这么一夜无梦,睡到了第二天。

翌日清晨,早早醒来后,苏墨墨随意地披上衣衫走出门。此刻辰时未至,晨曦刚刚出现,照射在院内的蓝鸢花上,将叶片上凝结的水珠映衬得晶莹剔透,带着一种脆弱的美感。

苏墨墨这才恍惚地想起,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二,正是白露。

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苏墨墨回过头,便看见了穿着劲装的穆岩。她听贺正君说过,穆岩每天早上都会做早功,连日不辍。

见苏墨墨的身前正是一小片蓝鸢花,穆岩不禁有些窘迫。这是两月前,去云雾山踏青时,他擅自带回来的。贺正君欢喜于这装点了小院的蓝色,他却不知,自己儿子那隐秘的心思,便孕于这无声的花卉之中。

“穆岩。”女子平静地喊道,穆岩抬头看向她,等待着后话。

“你对自己的未来有何打算?”苏墨墨淡淡道,“你知晓,明年三月便是会试,届时我会前往皇城。那你呢,你待如何?”

穆岩几乎想要脱口而出“随你一同去皇城”,但临到关头,他又将口中的话语咽了下去。

但说什么呢?清脆的鸟鸣声中,穆岩也不知晓。看着院内那棵郁郁葱葱的桃树,许久,穆岩干巴巴道:“都听妹妹的。”

这两年来,穆岩进步了许多,苏墨墨也不急于一时。见男人开口,她便道:“依我看来,皇城距此千里之遥,你和贺爹留在家里最是安稳。”

即便早有准备,穆岩的心还是沉了下来。留在“家里”?没有她,这院子还能叫家么?

但理智让他明白,这个决定是最正确的。长途跋涉、加上科举的压力,妹妹尚且自顾不暇,又何必要来负担他们两的人生?留在府城,吃喝不愁,这般人上人的生活若是让王家村的那些同龄人知晓,想必都会羡慕他吧?

见穆岩不曾有异议,苏墨墨便转身回了房间。考完试的第二天,便有不少同窗向她发来邀请,无非是参加诗会、酒宴等活动,毕竟一下子松懈下来,文人间也要有些别的消遣么。

比起原主前世在那铭书茶楼的诗会,这一次,苏墨墨收到的邀请函都是来自城南繁华的茶楼,或是在一些官家小姐家里。

只是苏墨墨有些疑惑,她竟然没有收到去朗月楼聚会的邀请函。明明这般风流场所,无数美人在场,素来最能激发文人的雅兴。

下午陆敏来到小院,这才为她解了惑。原来那朗月楼,竟在三天前便已关门。

一番解释后,苏墨墨这才明白朗月楼遭遇了什么。自从那四品官员逝世后,朗月楼的生意一落千丈。虽然音泠和楼里的其他公子完好无损地回来,但对方的家人却派了不少人前来闹事,在大堂耍酒疯撒泼、在门口泼粪大骂。

原本的雅所便被这么污染,久而久之,这朗月楼便没几个客人了。即便将对方告到衙门,闹事的本就是些惯犯,关上几日也不在意,而这些人被关进去,还有更多的人前来闹事。背后的人似乎不将朗月楼搞到关门便不罢休。

说到底,大郎君再是玲珑剔透,背后也没有人撑腰。且不说他本人一直坚持不卖身,就说那能攀附权贵的头牌也所剩无几,朗月楼正是青黄不接之时,这个关头,压根没人朝着音泠伸出援手。

最终,在又一次打砸大堂之后,音泠做出了关闭朗月楼的决定,将整栋楼卖给了一个外地的富商。他将楼内所有公子的卖身契都还给了他们,甚至还给了一笔安家费,让他们或是回到家乡,或是选择继续留在这新的楼,或是在这府城嫁人,找个落脚之处。

至于音泠自己,则无人知晓他去了何地。

听完后,苏墨墨这才恍然。难怪几日前音泠那般憔悴,难怪他有银子买那般奢侈的鲜果,以及他最后转身那决绝的背影。

只是之前她一直呆在书院读书,加上城北和城南相距甚远,穆家父子也不会和她谈论那烟花之地,苏墨墨便一直不曾得到消息。知晓一切后,她倒是很有几分怜悯。

可惜这大郎君不见了,否则他若向她求助,她多半还是会帮一帮的。

说到底,都是苦命人罢了。

……

考完后,苏墨墨一个诗会邀请都没接受,专心在家研究花花草草。陆敏倒是很看重这些机会,一次不落,结交了不少人脉,探听了各种消息。她经常来找苏墨墨聊天,也是因此,苏墨墨也听了好几耳朵,比如坊间押注谁是解元,比如她的美名传播甚广,被不少人家预谋着榜下捉婿。

“墨墨,我听李姐说,明家公子最近被他母亲关了禁闭。”这天,陆敏挤眉弄眼地告诉了苏墨墨一个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