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第2/2页)

佟社长看了看周围,“静园旁边有个茶室,我们去那里聊?”

穆冰莹收起书本,“去我家里吧,跟去茶室的路程差不多。”

不知道要聊多久,她不想在外面待很久,不如在家里,一边聊还能一边看到孩子。

“那更好了,我刚才去过你家里,知道你在上课才找了过来。”

穆冰莹带着佟社长赶到家里,罗慧刚从叶丰家里看完病,买了菜回来。

顾蔚阳发现妈妈今天早放学之后,高兴冲过去抱着妈妈的腿蹭着小脸。

穆冰莹把儿子抱起来,走进凉亭。

虽然已经进入冬天了,但是中午太阳大,在凉亭里喝茶,温度正好,“佟社长,今天中午就在家里吃饭吧。”

“吃饭就算了,我和你们学校几个老教授约了饭,跟你说完事情之后就得走。”

佟社长坐到凉亭里,等罗慧把茶端上来,他没耽搁时间,道:“我这次来啊,是受卿务院广会长的委托,最近的新闻你应该已经看了吧?联产责任到户的事?”

“徽省那事?我看了。”穆冰莹抱着老实的儿子,好奇问:“广会长想让我做什么?”

“之前的《南燕》,为恢复高考出了力,在广大人民群众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你的笔名玫瑰,也在人民群众中有着非同小可的影响力。”佟社长脸上挂着“光荣”的笑容,“广会长希望你再以包产到户,包产到组,以基层民众为出发点,像拉开高考序幕一样,拉开改革开放的序幕,提高人民群众对改革开放的期待值,也在文章中用剧情与人物事迹,深刻让人民群众领悟到改革开放的益处。”

穆冰莹微怔,还没说话,广会长又道:“冰莹同志,这可是一项非常光荣的任务,广会长就是看中你的才能,才会将这项任务交给你。”

“确实是很光荣的任务。”穆冰莹微微拧眉,“但是第一学期目前课程很紧张,我又加入了导师的科研团队,没办法把手头事情都放下来去写作,这……”

“不急。”佟社长挥了挥手,“改革开放才刚刚开始,包产到户也只是改革开放中的一个伊始事件,这是一项长达五年,十年,二十年,甚至五十年的大事件,你可以像南燕后期一样,半个月连载一期,具体还得以你的学业为主,利用一些课余时间去创作即可。”

穆冰莹松了口气,露出笑容,“半个月一期可行,我手头上有合适的人设大纲,只需要细化改革开放事件的大纲就能开始写了。”

“好啊!那好啊!”佟社长从皮包里掏出文件袋,“这是广会长交给我的改革开放计划书,里面有上面对国情的规划,这是秘密文件,暂时不能泄露出去,你在创作中,审核次数会比南燕要多,也更严,创作中途可能还会随时更改,你创作大纲之前要仔细看一看。”

穆冰莹接过文件,当下没有立马打开,“我心里有数了,佟社长,能够参与到这么重要的事件当中,我觉得很荣幸,会不忘初心,去写好这本书。”

佟社长满意笑了,“你的水平和文笔我都很放心,就是想建议一点,因为你现在在首都大学里深造这么久了,听说你写出了很多篇连教授们都感到惊艳的论文,我有幸看了几篇,文笔那是行云流水,让人眼前一亮,只是比较晦涩深奥,我明白你不是故意的,是因涉及古文字,自然而然形成,这在论文中很适用,但如果你的文章也改用这种文风,对大部分读者来说,会有了阅读门槛,毕竟这每年高考录取的人才那么一点,能进首都大学的就更少了,省状元那更是凤毛麟角。”

“佟社长,我懂得你的意思。”

穆冰莹笑着道:“从创作《南燕》开始,我就知道主要核心读者群是女性读者,因为国情,也因为很多地方女性不受重视,识字不多,所以我选择的文风是即使不识字也能通过查字典读懂,明白文章含义,以改革开发为灵感的文章读者,同样是全国普通人民群众,我会保留之前的文风,不会故弄玄虚,写的让人看不懂。”

“哎哎,你能明白,足够清醒,有为读者着想的意识,我就不多言了,冰莹同志,珠扬日报有了你是福气,再有你接下来创作的这篇文章,想必我们在首都的分社也能彻底站稳脚跟了。”

“佟社长过誉了,《南燕》是天时地利人和,每篇文都是新的开始,每篇文也都有他们自己的使命,能够拥有《南燕》曾经的成就固然很好,但也不希望报社对它期望过高,以免到时候成绩不佳,让你们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