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番外一(第5/6页)

不过乾隆的意思是不影响港口的买卖,毕竟停下一天,货物就要堆成山,很难处理。

货物每天都源源不绝送来,断上一天,后边就会不停叠加上去。

港口有好几个停靠的地方,只开放两个给乾隆的船队就行了。

船队十分拉风,尤其那黑森森的炮口对着周围,让海商们都吓住了,还以为是海盗出没。

幸好他们后来得知这是太上皇出行的船队,一个个眼底都透着光亮,恨不能把自己船上的商品送过去。

船队一看就是用钱堆起来的,太上皇自然更有钱了,多少大买卖都能做成啊!

港口负责秩序的侍卫听见海商的话,嗤笑道:“你们那点东西就别拿过去污了贵人的眼,他们手里头的东西不知道比你们的好多少,自然是看不上眼的。”

他们当然也不能让海商随意靠近,鬼知道都是什么人,让乾隆等人危险的话,就难辞其咎了。

乾隆等人并没有下船,船队也只是在这里补给一下。

沐瑶在船头遥遥看见天津港热闹非凡,就知道这边港口来往的海商相当多了。

只是她仔细一问,知道天津不是以后的天津,没那么大。

虽说因为港口开设,天津也渐渐繁华起来,却到底不如江南,还算是百废待兴的阶段,得过上几年才可能好起来。

船只一路去了宁波,在江南停留了足足一个月。

乾隆是完全放飞了,他如今有钱得很,又没有政事缠身需要解决,在哪里住上一年半载都无所谓。

他会专门带着嫔妃们去看落日,也会去听闻吃食和酒水最好的酒楼用饭,甚至微服私巡去听书,过得惬意极了。

这晚乾隆寻了个赏月的好地方,跟沐瑶对喝了起来。

沐瑶喝得不多,乾隆却有些微醺。

他扭头见沐瑶一脸欲言又止的模样不由好笑道:“有什么事在朕面前不能说的?说吧,朕听着。”

这里也没有外人在,沐瑶终于把肚子里藏了很久的事问了出来:“太上皇怎的忽然想要传位,然后放下所有就出来远行了?”

虽说屋里没有人,门外自然还有伺候的人在,李玉听见沐瑶问话,只觉得这位娘娘真是什么都敢问出口。

不过除了她,估计没谁敢在乾隆面前问出来,乾隆还会回答了。

乾隆想了想,还真是回答沐瑶道:“朕年纪轻轻就成为皇帝,后来努力当个好皇帝,国库充盈,四海升平,折子上全是夸朕的。”

“刚开始朕很高兴,后边就感觉有点索然无味了。而且前面十数年天灾人祸居多,后边却渐渐少了,没什么需要朕处理的。”

沐瑶是听出来了,乾隆是觉得无事可做,已经成为自己心里认为最好的皇帝了,索性就退下,让永琏接手。

“永琏这孩子朕知道,性子聪慧沉稳,守成是极好的。如今也不需要再征战四方,正是休养生息和强大起来的时候。”

永琏很适合,所以乾隆就退下了。

说完,乾隆又转身笑笑,握着沐瑶的手道:“也是你的话让朕想开了,加上你忽然病了,朕才骤然发现咱们彼此都不算特别年轻了。跟你说的那样,等咱们走不动的时候,再出去看看,恐怕就难了。”

不说体力跟不上,精神头也跟不上,哪怕能出去也是有心无力了。

沐瑶一愣,没想到是自己随口说的话让乾隆改变主意,顿时无奈道:“确实年纪越发大了,就会担心以后走不动的时候不能再远行了。如今倒好,我还能陪着太上皇游历这大好河山,确实难得。”

乾隆也笑道:“是啊,趁着咱们还算年轻,能走得动,就该亲眼看看这山河,是不是跟朕想得一样美。”

历代皇帝最远也只去过江南,如今他能往下走,实在是兴致勃勃了。

离开宁波到达广州,正如乾隆想象的一样,广州要更繁华得多。

许多不同发色和眸色的海商都集中在这里,去哪里都能看见不一样的人,说着不一样的语言。

他们带来的商品也是千奇百怪,乾隆换了一身普通衣服,带着沐瑶走在街上。

哪怕换了一身,乾隆这身衣服依旧让明眼人一下就能看出来:这是一只肥羊!

肥羊对一般的商品没什么兴趣,溜达着就进了最大的一个铺面,里面有很多稀奇的舶来品,从中看到一块玉雕。

掌柜见乾隆一眼看中店里最贵的东西,连忙讨好笑道:“贵客眼光真好,这是海商带来的一块玉,跟翡翠不一样。它是痕都斯坦玉,也叫痕玉,极为珍贵。”

沐瑶倒是听说过痕玉,于是问道:“海商?这不是西边陆地的国家送过来的?”

掌柜嘴角一僵,可能没想到竟然有人如此识货,一眼就看出这东西是从哪里来的,赶紧说道:“是小的记错了,这位夫人十分渊博,叫小的相当佩服了。这确实是从西边内陆送来的,却依旧很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