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第2/6页)

雕刻的适合,正好这一小片淡淡的青玉之色就在观音的裙摆上,比起别的白玉不够纯净,却足够特别。

这样一尊好玉雕,沐瑶自然是送给太后当年礼了。

另外还有一对极品羊脂玉做的玉镯子,上面雕刻着兰花,别致极了,沐瑶就送给了高贵妃。

她还送给娴妃一套蓝宝石首饰,是戒指和耳环,小巧精致,又不累赘,很得娴妃喜欢。

沐瑶送给乾隆的更是不能马虎,苏家一口气送来好多件让她来选。

最后沐瑶选了一块翡翠玉佩,上面隐隐约约有金线,仿佛勾勒出一个福字来。

只这一样还不够,她还亲自画了一副油画送给乾隆。

画里是九马奔腾,毕竟九这个数字尤为吉利。

乾隆拿到玉佩后就直接挂在腰上,看着这幅画也是爱不释手,还好笑道:“你去练骑术把自己弄伤了,倒是把骏马观察得极为细致,画得十分栩栩如生了。”

确实这几匹马在画里,或是低头喝水,或是两匹马头碰头十分亲昵,或是刨着蹄子,还有仰头似是在嘶鸣,实在活灵活现。

沐瑶抿唇一笑:“竟是被皇上看出来了,我这算不算是因祸得福?”

毕竟她去校场好几回,虽然没能学会骑马,好歹观察细致,这画就画得十分流畅,可以说是一口气画下来的,叫沐瑶看着相当满意。

乾隆也很是喜欢,点头道:“确实,得福的还是朕,平白得了一幅好画。”他带回去后,就挂在九州清晏的书房里头,一抬头就能看见。

议事的大臣们也是一进来就能看见,被骏马的姿态吸引,后来得知是纯贵妃所画,更是赞不绝口。

乾隆听着大臣们夸得一句句不带重样的,心里是满意极了。

沐瑶听说后,就怀疑乾隆是故意把画挂在九州清晏的书房那边,大臣们来议事,一进去就看见。

他们忽然发现新画,还算挂在这么显眼的地方,自然是乾隆喜欢的,别管三七二十一先夸起来!

臣子们夸完发现乾隆的心情很不错,自然就接着夸,每天来就每天夸一遍。

沐瑶光是想想就感觉挺羞耻的,唯独乾隆还真是全盘接受了,每天听着这些变着花样夸的话,居然还觉得挺好,压根是百听不厌了?

臣子们自然是不敢找沐瑶要画的,这是脑子进水了。

他们只能曲线救国,纯贵妃画画这么厉害,苏家人肯定也很不错的吧!

于是大臣们有意无意就让家眷问起苏夫人来,苏夫人哪里知道,不过她跟着慎郡王的嫡福晋去各家花宴,应付起来也变得游刃有余。

苏夫人只含糊过去,回头就跟苏召南提起此事来。

苏召南想着沐瑶会画画,还画得那么好,就是天赋,小辈们未必有了。

不过他去试试也好,说不准,万一就有呢!

于是苏召南就写信问了沐瑶,让她介绍个西洋画的先生来,看看能不能教导一下小辈们学一学。

若是小辈们能学会,也是多一项手艺在身。

没看那些官员夫人婉转表达的意思,这是盼着能收苏家的画儿呢。

沐瑶看了之后是哭笑不得,收画这种事就算了,送还好,这说收的话必定是给钱的,给多少就很微妙了

给少了双方都尴尬,给多了,苏家只怕要被御史盯上了。

不过让苏家小辈们学画陶冶心性,倒也是个不错的主意。

毕竟画画讲究的是观察力,观察得越是细微,画出来才像样了。

这技巧要学会了,不经意之间能观察得细致,做起什么事来都更为事半功倍。

更别提画画一坐就是好几个时辰,很是能定心,若是坐不住,那画必定也是不能画好的。

京城里有什么西洋好画师,她还真不清楚,于是就打算让小豆子过去问郎世宁。

郎世宁进宫多年,还真不清楚宫外哪里有适合的西洋画师,也就写信给教会问一问,还真找到了两个人。

这两人都是跟着教会的西洋画师学习了好几年,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教新手的话是绰绰有余了。

而且两人学画画可以说是入不敷出,勉强温饱。

要是能被苏家供养,不说别的,就是画纸和颜料有人帮忙付钱,他们也能轻松很多,画技还不止于此。

毕竟平日还要为温饱奔波,根本没有太多的时间来琢磨画技的。

但是能有如今的成就,就已经相当不错了。

两人的画作被送过来,画作很能看出一个人的状态和品性。

沐瑶看过后感觉两人还不错,既努力又没想过走歪路,或者放弃的。

既然她这边点头了,苏家那边很快就请了两人回去当老师,叫苏家小辈们再次陷入水深火热当中。

毕竟前头永璋的学业相当出色,还早早就入学读书,如今年纪也不算大,但是在同龄人里头学问已经非常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