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第3/4页)

花钱去采买,但是一般人家的家里哪里会收着这么多的好木料?

最多收一部分,能花钱买下的也不多,毕竟人家的木料很多是为了给家里修缮用的,花钱都买不到的好东西,哪里愿意卖出去呢!

到头来只凑够了一部分,勉强把外边围一圈,将里头次等的木料遮盖住。

其中一个跟章家算是故旧,得知章家倒霉,对苏家心里不是没点想法,于是提议把此事转移到苏家身上去。

毕竟他们谁都不愿意亲自送这批木料上京,无论怎么遮盖,只要打开木料就能看见里头那些次等的,到头来还是会东窗事发。

但是如果有个背锅的,那就不一样了。

选中苏家,那也是苏家正好去京城送了图纸,对木料也有些见地,于是江南采买的官员就热情邀请苏召南帮忙了。

他们礼数做得足足的,苏召南都不好拒绝。

而且苏召南想着他们又不沾银钱,不过手木料,只帮忙看看罢了,倒没什么大碍。

之后江南采买的人提出让苏家帮着派人护送木料上京,正好直接交到苏嘉凤手上,苏召南迟疑一会还是答应下来了。

不答应不行,苏岐凤这小子嚷嚷着想要出去见世面,就差撒泼闹腾了。

苏嘉凤带着夫人去京城见世面了,还能见到多年不见的妹妹,苏岐凤说不心动是假的。

要不是苏召南年纪大了,他都想亲自跟着去。

最后他到底心软,就让三儿子跟着船队出发,哪知道这木料居然有蹊跷?

乾隆坐在九州清晏的书房里面,听着密探一点点说着查到的事,脸色是越来越沉。

密探后背的冷汗都下来了,真切感觉到帝王的杀气,话音一转就换到苏岐凤身上,把他跟管家在酒楼说的话一五一十重复了出来。

闻言,乾隆身上的冷气才缓和了一些,不再那么杀气腾腾了,眉眼还温和了下来:“不错,苏家人的脾性确实是一模一样。”

苏岐凤这心思跟沐瑶没什么两样,都觉得自己反正没做错,一切交给乾隆去决断就好,他们只管乖乖留在原地等消息就行了。

思及此,乾隆挥挥手,让密探把那些江南采买的蛀虫们都一股脑抓起来,再送到京城来论罪。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看着窗外的繁花美景,轻轻叹息道:“原本朕想着刚登基,做个温和点没那么严厉的皇帝,可惜了。”

皇阿玛的手段雷厉风行,朝堂重臣一个个战战兢兢的,一根弦紧绷久了容易断裂,乾隆打算给他们稍微松一松。

哪知道他表现得稍微脾气好了一点,这些人就开始蹭鼻子上脸了。

李玉低着头,一声不敢吭。

好在乾隆也没让他接话的意思,转身就出去道:“走,去跟纯嫔说说。”

乾隆到的时候,高贵妃已经回去了,沐瑶看见他满脸惊讶,殷勤请人坐下,又亲自泡了一杯大红袍送到他手边。

见状,乾隆就含笑道:“看来你是知道朕为何而来,都有些等不及了?”

沐瑶就笑了:“皇上匆匆过来,必然是得了消息要告诉我。”

不然这又不是饭点,还没天黑,他这时候过来肯定是查探清楚来告诉自己了。

乾隆点点头道:“你猜得不错,确实查得差不多了。不过是一些采买的蛊虫,担心东窗事发,这才把苏家牵扯进来。”

他轻轻拍了下沐瑶的手背安抚道:“放心,跟苏家没什么关系,他们也是不知情的。这些采买胆子一年比一年大,仓库里几乎全是次等木料。这次所有知情人都下狱了,朕打算让苏召南暂代采买一职。”

沐瑶一怔,摇头道:“阿玛年纪大了,对采买之事又不是很了解,若是没能为皇上分忧,反而添麻烦就不好了。”

乾隆笑着道:“要是旁人得了这差事,早就欢欢喜喜谢恩了,就你反倒推辞起来。放心,朕也不打算累着苏召南,只暂时代劳,毕竟那边没个能信之人盯着,朕也不能放心。另外派人去的话,还需要一点时间。”

想要在江南重新把人都安置妥当,总归要一两个月。

就这么一段时间,仓库需要有人帮着重新清点,另外把各类采买的商户也得整理出一份来。

“你那表格正合用,回头让人送去给苏召南。”

沐瑶听了只是暂代,这才笑着谢恩:“多谢皇上,阿玛虽说暂代,一定会好好办差的。”

之前苏岐凤被挪出正白旗,估计不知道多少人正等着苏家的笑话,以为苏家要倒霉了。

殊不知苏召南忽然又被乾隆重用,暂代采买之位,这可不得了。

采买一向是肥差,过过手哪怕不沾一点,多的是富商为了削减脑袋挤进来分一杯羹,都愿意给不少孝敬。

苏家还是第一次如此热闹,送进来的帖子连门房都快没地方下脚了,只得叫了两个小厮帮着用箱子抬进屋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