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第3/4页)

第一种原因,皇帝突然发现真挚的爱情,怎么看真爱诞下的儿子怎么顺眼,迫不及待的想要将最好的东西允诺给真爱的儿子。

第二种原因,皇帝的精力每况愈下,无力处理朝政,为国家的稳定考虑,必须尽快明确继承人。

第三种原因,有两种情况。

皇朝忽然遭遇天灾、战乱,需要借册封太子的事稳定民心。

皇朝不仅没有遭灾,反而相比之前的几年、甚至几十年情况好转。皇帝想要借着东风有更高的成就,通过立太子的方式安抚百姓和朝臣的心,引诱朝臣和百姓为更美好的明天加倍努力。

以上,皆与长平帝没有任何原因。

长平帝想立纪新雪为太子的时候,只打算废王皇后完全没有立钟淑妃为新后的想法,可见对钟淑妃的厌恶一如既往。

刚至不惑之年的长平帝与还没及冠的纪新雪站在同处,仿佛是只差几岁的亲兄弟。然而长平帝仍旧能百步穿杨,亲手猎虎,纪新雪却只能站在金吾卫的保护圈中呐喊助威。

自从长平帝登基,虞朝风调雨顺,多年没有过规模较大的天灾。但凡与异族征战,皆是以胜利结束,获得不菲的战果。

只剩下最后一点,还能与长平帝贴上边,也只是贴点边而已。

纪新雪掰着手指头捋清脑海中各种杂乱的思绪,“从长平六年开始,新税的范围总共扩大三次,还要至少两次,也就是一年的时间,才会在虞朝版图的所有地方施行新税。”

“根据调查,新税令阿耶在百姓中的声望快速上涨。执行新税之前,阿耶在京畿百姓中的声望最高。然而直到长平七年六月,京畿第二次以新税的方式收税后,京畿百姓才开始自发朝拜帝王。”

所谓的自发朝拜的帝王,是指在官府没有要求的情况下,百姓每日离开屋子,先在院子中朝皇宫的方向给皇帝磕头。

虞朝建朝至今,历经五代帝王,只有开国皇帝和长平帝有这样的待遇。

“长平八年六月,山南东道、山南西道和关内道的百姓也开始自发的朝拜阿耶。”

“我专门派人去当地调查过百姓是不是真的自发朝拜,肯定不会有错。”纪新雪眼中满是毫不掩饰的骄傲,“也就是说,只用一年的时间,阿耶在京畿道之外的声望,便追上在京畿道的声望。”

因为地理位置的缘故,除了开国皇帝之外,历代虞朝皇帝在京畿道的声望都远远胜过在京畿道之外的声望。

这是出行不便、消息凝滞的必然结果。

更难得的是,新税执行到哪里,哪里的百姓都会自动朝拜长平帝。

可见新税的影响有多大。

按照推行新税的周期推算,长平九年和长平十年,仍旧是长平帝的声望飞快上升的阶段。

况且北疆刚传来大胜的捷报,同样会令长平帝的声望飞升。

长平二年时,仅仅是在北长城外成功伏击突厥,就让邓红英的军队顺利进入淮南道、河南道等地,顺利肃清官场。

此次不仅大败突厥,还收回靺鞨的土地,对长平帝的声望加持只会更高。

纪新雪估计,在无大事发生的情况下,至少要等到长平十三年,百姓才会突然改变的生活习以为常,不再对长平帝疯狂崇拜。

换句话说,至少在长平十四年之前,长平帝立太子对于百姓来说,皆如同在沸腾的水中加入滚烫的水,没什么意义。

百姓正全心全意的崇拜正值壮年的英明君主,日夜祈求长平帝能长命百岁。

他们不在心中悄悄比较英明君主和太子,因此对太子挑三拣四就不错了。

怎么可能因为明显不如长平帝的太子生出‘未来的生活一定会更好,所以我要更加努力奋斗。’的想法?

荒谬!

无需虞珩的提醒,纪新雪也能想到此处明显的违和。只是因为白日里接连受到长平帝的打击,突然有些不自信,才无法肯定而已。

他忽然觉得热得起来,推开整个人都贴在他身上的人,改躺为坐,顺着这个念头往下想。

他和虞珩能想到的事,阿耶必然也能想到。

所以,阿耶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突然生出立太子的念头?

虞珩犹如软骨动物似的不动声色挪到纪新雪身边,非要半边身体都贴着纪新雪才能满意。

他顺势握住想要推开他的手,提醒道,“陛下白日里有没有透露什么?”

“透露……”纪新雪手上的力气稍减,再次陷入沉思,“有,阿耶最难过的时候,曾说‘我以为,我与先帝不同。’”

哪里不同?

先帝以非常手段登上皇位,生怕会遭到报应,如同防刺客似的防儿子。直到身体接近崩溃的时候,也不肯下旨立太子。

阿耶……同样是以非常手段登上皇位,因为要与先帝不同,所以非要在最鼎盛的时候立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