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9章 太子太保(第2/4页)

刚至门口,又听身后的声音道,“方爱卿。”

方四伏想死的心都有了,“陛,陛下。”

陈翎握拳轻咳一声,平和道,“这些风声已经让朕苦恼了,要是再有旁的流言蜚语传出……”

越平和才越暗藏危机,方四伏连忙道,“今日之事,微臣一句都没听过,也一句都没说过,今晚,微臣也没见过陛下。”

陈翎忽然意识到老师说的,朝中什么样的人都要有,也什么样的人都要用的意思,陈翎颔首,“去吧。”

方四伏谢恩。

等方四伏离开,陈翎又唤了启善来。

“陛下?”启善入内。

陈翎轻声道,“让子初入宫见朕。”

“是”启善应声。

方四平为吏部侍郎,如今兼任翰林院编纂,朝中要事诏文皆出翰林院,所以陈翎会找方四平提前商议此事,确保翰林院出的诏书是符合她的意思。

方四伏是人精,动动嘴皮子和小聪明可以,但笔头上的事情,还需落在方四平处思量才稳妥。

老师必定会问起,她要有人替天子出声。

子初可以。

“陛下。”方四平拱手。

“子初,朕寻你来是有一事。”陈翎开门见山,“此次怀城之乱平定,众人皆有功封赏,但沈辞处,朕没有动作,是在斟酌。沈辞在边关,是驻军统帅,但刘老将军在,沈辞升是不能再升了,眼下挂职禁军统领,但也是挂职。早前朝中事忙,朕没将此事提上日程,眼下临近年关,朝中之事都缓了下来,今日有日在朕跟前提起此事,朕也觉得的确有失偏颇。年关在即,朕想在年前下旨,加封沈辞为太子太保,虽是虚职,但在怀城之乱时,他救了太子几次,倒也说得过去,你觉得可合适?”

方四平原本就同沈辞交好,陈翎知晓方四平是站在沈辞处考量的。

方四平拱手,“陛下,此次怀城之乱,沈将军救陛下与太子于乱军之中,自己险些丧命,若不行封赏,反倒不能体现天子恩威并施,赏罚分明。怀城之乱中,沈将军与建平侯世子居首功,建平侯世子已经由陛下下诏提前袭爵,这原本是子承父业;但沈将军随是刘老将军学生,两者的性质却不能等同。所以微臣以为,加封沈将军为太子太保,名正言顺,日后也可教导太子,是桩美谈,反倒可以平息京中流言。”

陈翎看了看他。

方四平也未避讳。

陈翎又道,“明日是早朝最后一日,后日开始休沐,此事明日早朝后与老师商议即可。另外,太子太保身份特殊,朕的意思,需在诏文加上谨言慎行,言传身教的字样,以示期许。”

“臣领旨。”方四平拱手。

——既然是天子近臣,就更应当知晓轻重,不轻易置天子于风口浪尖。

——为君者,如此会有失偏颇,一旦偏颇,如何让朝臣信服?还是朝臣纷纷效仿?

这么做,倒是可以先宽老师的心。

陈翎出神。

***

腊月二十七日,沈辞终于抵达立城。

“将军!”“将军!”

守城的驻军见了沈辞归来,在城门口便都开始激动,争先唤道。

今年是严冬,刘老将军又不在,年关前沈将军回了立城,仿佛给立城驻军上下都吃上了一枚定心丸。

韩关也在城门口迎候,见了沈辞,眼底微红,“将军!你终于回来了!”

早前听说将军就任禁军统领,立城驻军都有些慌。

但眼下却不同了。

沈辞打马上前,“越是年关,越打起精神来!”

“是!”周遭整齐应声。

“走!”沈辞吩咐一声,十余骑跟着一道往驻军大营中去。

韩关同郭子晓是他的副将,眼下一左一右骑马在他身侧,小五稍微跟在身后。

“近来边关有异常吗?”马背上,沈辞问起。

韩关应道,“没有,就是因为没有异常,所以反倒更怪。”

跟着将军久了,总习惯反向想。

沈辞又问,“有哈尔米亚踪迹吗?”

说道哈尔米亚,韩关脸色一沉,“还没有。”

沈辞没再多问了哈尔米亚之事,“刘将军在吗?”

韩关点头,“在!在军中等将军了。”

沈辞最后才沉声问道,“老薛……老薛葬在哪里?”

韩关看他,“老薛最喜欢去的山头,就葬在那儿。”

“我见过刘将军就去。”沈辞低声。

“将军!”身后是小五的声音,“我想先去见薛大哥……”

“好。”沈辞应声。

眼见小五打马而去,韩关和郭子晓两人的目光都怔住。

过往他同老郭总嫌小五嘴碎,一见小五就头疼,但将军总带着小五,他俩躲都躲不及,只有老薛性子沉稳温和,所以能照顾小五,眼下老薛没了,最难过的人里,小五也是一个。

等入了军中大营,沈辞下马,立即有驻军上前替他牵马,“将军,刘将军在校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