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成果的完美解决方法(第3/4页)

八十年代的大学生,大部分都觉悟高,一心想为国家做贡献,为人民百姓干事实的人。

也能从中看出,赵卫霞一家子品行都很端正!

如果赵刚知道了这件事,也会支持赵卫霞的。

宗族亲戚是很重要,但也要宗族亲戚值得。赵家人从头到尾逼迫赵卫霞,他们值得吗?根本不值得?

而赵家村做的恶人恶事,被报纸报道出来,东城的当地人都看不起赵家村的人。

嫁女不嫁赵家村,投资不投赵家村,在未来几十年来,都是当地的顺口溜!

这也是谷永卫想用赵家村的列子来告诉其他村的人:

想要发家致富,脱离贫困,就不能为难投资商,要配合上头的决策。

否则政策再好,村民自己作死要闹事,当地经济发展不起来,就得一辈子受穷。

让自作自受的赵家村,来成为以后带动经济发展的垫脚石,这样的结果,也是赵家村的人自作自受导致的情况。

谷永卫作为经济开发区的领导,选择很果断。

先让政策落实到三水村,让小部分人民富裕起来。以后带动更多的人富裕起来,让东城彻底摆脱贫穷小渔村,成为经济发展重区,是谷永卫毕生的追求!

羽毛厂的事情算是彻底解决了,大玲子找到了成果,说了自己的想法:“我想请大家吃顿饭,感谢大家对我的帮助。”

这个想法很好,成果举双手赞成。

却给大玲子出了个主意,拿点钱出来,请人整席,就在三水村摆宴席,请大伙一起吃。

这次分村建厂的事情,要没有村支书和林家人的帮忙,也不会进展的这么顺利。

大玲子觉得成果考虑事情就是周到,这一起吃了饭,大家的感情不就更好了?

以后羽毛厂建起来,肯定也要大家的帮衬,才能让羽毛厂的事情进展的更顺利。

成果和大玲子去找村支书,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村支书立马笑起来,要么说这两个年轻女人能干大事儿?这干事情就是有分寸、还大气。

“办席的话,村子里的人就能来帮忙。”村支书问:“但是买菜的预算你们是多少?咱们村一共十几户,一顿吃下来,五六十块钱足够了。”

可别小看八十年代的五六十块钱,那可是普通人一个多月的工资了,这样办下来,吃的也不回太差。

“那就120块钱。”大玲子说:“咱们既然要请客,就把宴席整的风光点。”

大玲子早就是个万元户了,有钱了出手也大方。

“那成,这事儿我和村长商量,到时候买菜做饭你们都不用管,我们保管办的风风光光的。”村支书这是给赵卫霞面子。

同时也觉得赵卫霞被宗族逼的单独开户,也不容易。

现在赵卫霞是三水村的村长,羽毛厂又是赵卫霞投资的,村支书是想让赵卫霞彻底和三水村的林家人打成一片。

三水村这边热热闹闹的办着宴席,除了自己打上来的各种海鲜,还有吃不完的猪肉、牛肉。

那全用牛肉做出来的牛肉丸和牛杂菌锅汤,一大盆一大盆的往桌上端。

大玲子对吃牛肉还有些膈应,所以没碰。

但是鲅鱼饺子、清蒸海鱼,还有个头肥大的鲜虾,她吃的很开心。

三水村办宴席的香气,顺着风窜到了下村的赵家人鼻子里,馋的他们直咽口水。

“都是一个村子,凭啥他们能过好日子?还有羽毛厂?”被分村的赵家人全都挤在自己的祠堂里:“还有赵卫霞,她爹妈要是知道她抛弃咱们赵家老祖宗,单独开户立宗祠,托梦都得揍她。”

“揍她?”原来帮赵卫霞看摊的那个少年阿中说:“政府给霞姐出资建宗祠,还把爹妈的坟都迁到了烈士墓里,我要是这么有出息,我爹妈才不揍我。”

当初赵卫霞被欺负的时候,阿中没少悄悄的传递消息。

在他看来,赵卫霞就是有出息的好人,他们宗族里的人干的那些事儿都不能说是人事儿。

但是他年纪小,帮赵卫霞说话就要挨打。

“你个小兔崽子,你懂个屁。”族长踹过去,却被阿中妈给护住了:“你咋能踢小孩儿?你自己当族长没把事情办好,搞得我们都被分村分出来,现在还拿小孩儿撒气?”

族长的地位高,除了年纪大之外,还得能办事儿。

现在事情搞砸了,林家人吃肉,赵家人喝汤,他们能服气这个族长?

“要我说,不如咱们去投靠霞姐?”阿中又说:“这从古时候起,有能力的人就能当族长,咱们就算分了村,也能让霞姐当族长啊……”

“啪。”

阿中被族长扇了一个耳光:“你给我闭嘴,再说一句话,把你赶出去。”

族长盯着阿中的眼睛像是要喷火,这是无能的狂怒,也是气急败坏的想堵住阿中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