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第10/19页)

这些事陆言都写了信给陆希抱怨,陆希听后就想起了自己在家的那片珍珠田,以前陆希不说是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而且郑启活着的时,他生性简洁,后宫妃子都不敢太争奇斗艳,连带大宋的贵族也不敢太过分。可这些年,大宋经历了两代帝皇的休养生息,日子渐渐好过了,宫中太妃、公主们也多了起来,奢侈之风就有点刹不住了。当今陛下在明处说过很多次,帝后以身作则,甚至还为此惩罚了很多官员,都没太大用。

养殖珍珠也只是一个治标不治本的法子,皇家也不可能贪图陆希那个方子,皇帝又想着陆家这些年敬献了不少好东西,竹纸、活字印刷术,后来高氏夫妻又弄出了千里镜、还有很多改善民居的建议,这身后或多或少都能见到陆希的身影,皇帝就干脆趁着这机会送了一个爵位给陆希的儿子。

陆希想了想,“陛下说了是要给崧崧的吗?”

陆言挑眉,“阿姊想给谁?”

“我想给山山。”陆希道,“崧崧是长子,将来我们的一切大部分都是他的,但是山山……”

别看陆氏两姐妹压根没把爵位看在眼里,可大宋的爵位真心没那么泛滥,郑家的皇帝对爵位都看的比较重,大宋的官员勋官很多,可爵位很少,尤其是中原富庶地带,皇室除了分给皇子外,便是宗亲都别想染指,皇帝肯让陆希选封地,这份恩情已经非常大了。高威奋斗了一辈子,最后都升到三公之一的太尉了,也不过有个县公爵位,还不像陆家齐国公的爵位可以世袭罔替,不过除了皇子外,能跟陆家一样做到爵位世袭罔替,全大宋一只手都数的过来。

皇帝说到底,册封崧崧也是不想把太捧高严的缘故,三十岁的刺史,不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大宋也属于少数了,再说整个高家目前也就高威一人有爵位,封了高严,高元亮怎么办?所以皇家就干脆避过高严一辈,直接选小辈。陆希却想以阿兄的本事,将来总会有爵位的,到时候崧崧身为长子肯定能继承,这爵位还不如留给山山。

陆言知道阿姊的想法,她颔首道,“也行,横竖也没下圣旨,我跟陛下说一声就是了,阿姊想要什么样的封地呢?”

“我要云南郡文山县那块封地。”陆希说。

“什么?”陆言瞪大了眼睛,“你要那穷乡僻壤的地方做什么?”

“我让人在那里做了一点小生意。”文山县就是陆希派人去弄找三七的那片地方,如今那里的三七种植已经上规模了,不仅如此,派去文山县的人还找了其他几种止血药材,陆希都让人开始研究人工种植了,那里已经算陆希和高严的秘密小根据地了,所以陆希一眼就选中了那块封地。

“你不后悔就好。”陆言摇头,“或者你回去跟高刺史商量下?”

陆希很想说不用,但犹豫了下道:“好,我回去再跟他商量商量。”封爵是大事,她总要回去跟阿兄说一声。

“要的,你跟姐夫商量下。”两人又说了一会闲话后,陆希就带着孩子跟陆言一起去看高太后了。

高太后这几年一直跟豫章住在长乐宫,高太后甚至还开辟了一小块菜田,见陆希来了,她很是欢喜的亲手采了她自种的蔬菜给大家加菜。

陆希见高太后神色平静,脸上带着一如既往的笑容,容貌甚至看起来还比之前年轻了些,就知道她日子过的还不错,心中略一松,人身份不同了,说话也就不那么方便了。比如说阿妩,陆希明知道她这些天应该很担心陛下身体,她也不会问出口,因为这不是她应该过问的。

长乐宫也因为高崧崧和高山山的到来充满了欢声笑语,等天色不早,陆希要离去的时候,高太后还依依不舍的拉着崧崧和山山的小手,豫章还能出宫去看两人,高太后就不能随意出宫了。陆希再三保证,过段时间还要带着孩子入宫,才让高后喜笑颜开。陆希也看到高元亮新得的女儿,才三个月大,大部分时候都在睡觉,难怪高太后和豫章会觉得寂寞了。

回了家,陆希就跟高严说了要给山山封地的事,高严根本无所谓,“这件事你做主就好。”

陆希笑着亲了他一口,“好,那我明天就派人给皇后传话。”

高严抱住了她的腰,“你一回来就忙得见不到人影。”他抱怨道。

陆希笑着靠在他的胸膛上,“后天我带崧崧和山山出去玩一趟,等你下次休沐的时候,我们去一起汤泉别庄好不好?”

“好。”高严头抵在陆希额头上,“今天你不会让那两个小崽子睡在我们中间了吧?”

陆希一笑,“马上崧崧就要大了,想让他这么撒娇都没机会了。”她叹气说,男孩子越大就越不肯亲近母亲,崧崧也黏糊不了自己几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