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楔子(第6/7页)

“这么晚还能出门,他们是哪家的?连着好几天了,怎么都没人管?”一名巡街的兵丁惊讶的问。

“谁敢管?”小头目斜了下属们一眼,“这么晚还能得了圣上的手谕骑马出城,我们大宋朝能有几家?”他下巴微微一抬,指着不远处一户大门正对大街,其偏门、侧门已经打开,不断有人进出的豪宅道:“看到门口的双戟没?”

“难怪!原来是陆家!”众人看到门口插着双戟顿时恍然,原来是陆家弄出来的动静,那就不奇怪了。吴郡陆氏是本朝的第一世家,吴郡陆氏自先汉起就是累世官宦的江南大族,承传千年、历经数朝不倒,历代高官名士辈出,素以“经史之学与诗文风流兼美”著称,陆家历任当家人无一例外的都是文坛领袖。如今的陆氏家主陆琉为高邑公主的驸马,高邑公主是太子郑启同母的胞妹,下降陆家时皇帝要求女儿“妇事舅姑如父母”,有了公主府就不能天天晨昏定省了,故只在陆府门前列了双戟,也示陆家尚主。

“这陆家是出什么事了?怎么这么晚还出动这么多人?”另一名兵丁问,“这几天白天也是,整天有人在各坊间找人,连禁军都出动了。”在建康城里找人哪有这么容易,禁卫军都出动了两万了,还是一无所获,若不是这些天陛下跟太子好好的,大家都要怀疑宫里出了什么大事。

“管着多干什么?这大户人家的事多着呢!”小头目打了一个喷嚏,还是早点巡视完,回去喝壶热酒。

“也是。”这些兵丁几乎都是目不识丁之人,可能在京城巡街的,哪个不是人精?看这架势也知道是出大事了。

而城门口守城的军士,一早接到了宫中急令,一骨碌的从城墙旁的小屋滚出来冒着寒风,将城门飞快的放下,重重的城门才落地,一队骑士就疾驰而过,军士等骑士离开后再次关上城门。

“你说闹了这么多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等回到生着火盆的小屋后,两个关城门的小兵一边热着酒,一边闲聊道。

“是陆家丢了孩子吧。”一人拣了几颗花生吃。

“哪个孩子?”另一人下意识的问。

“还能是哪个孩子?如果是小的那位,现在建康城早翻天了!”那人丢了一颗花生入嘴。

“是萧家那位生的?”另一个人轻声的问。

那人点头。

另一人叹气,“可怜那——”萧家的子孙去年都死绝了,今年轮到外孙女了。

这事说来还有一段公案,陆家的家主陆琉先后两位妻子,原配嫡妻为前梁汝南长公主萧令仪,后娶的继妻为本朝高邑公主郑宝明,两位妻子各给他生了一女,长女陆希为前朝皇室后裔,次女陆言则是当今皇帝的亲外孙女。萧家的皇位是灭在郑家手里的,萧家的子孙基本都被当今圣上杀光了,现在轮到这个外孙女出事也不稀奇。

“算了吧。”那人嗤笑一声,“这种世家小娘子一出生就是金尊玉贵,人家身上一件衣服说不定就抵得上我们几年的度用了,可怜?人家哪里需要我们来可怜?外面那些被饿死的孩子都可怜不过来。”

另一人点头,“这倒是,我们算什么?那些金枝玉叶哪里需要我们来可怜。”人家生下来就享他们一辈子都享不到的福气,他打了一个哈欠,“还有半个时辰就该换班了,回去好好睡一觉。”

“是啊。”

冬季的夜里格外的寒冷,也格外容易让人熟睡,尤其是在没有任何娱乐措施的偏院乡下。高严送走了阿姐又打了一套拳法后,用冷水冲洗了下身体后就休息了。这套拳法还是他没被高威赶来农庄前跟着高威的侍卫学的,要不是他天天练习,他也不能山上打猎。高严回到了自己房里,陆希已经睡着了,高严也没吵醒她,轻手轻脚的掀开自己的被子躺下,刚合上眼睛。

“咚咚——咚咚——”敲门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的响亮。

“谁啊?”老鲁不情愿的从温暖的被窝里爬起来,裹着厚衣去开门,一开门他原本已经有些浑浊的眼神一下子亮了,“你们是谁!”门口站满了骑着骏马的骑士,骑士手中握着的火把将漆黑的夜空都映亮了。老鲁眼睛眯了眯,大宋马匹属于官家财产,可不是光有钱能有买到的,更别说这些骑士一看就是训练有素强兵悍将,放眼整个大宋,家里能拉出这么一队骑士寥寥无几。

骑士策马移动了下,一名穿着貂裘斗篷的男子从马上翻身而下朝他走来,“敢问这位老翁,贵府五日之前是否收留了一名三岁的女童?”男子的斗篷还连着帽子,过分宽大帽子将男子的脸遮住了大半,仅露出半个形状完美的下颚,声音清雅中带着焦急,看起来同那些骑士格格不入。

“你们——”老鲁有些惊疑不定的打量着那名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