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山高水长,永不复见。(第7/12页)

可是她不说,他还是时时会问起,“莲灯好不好?我要夏官三日一报的,这了两天怎么没有消息?”

她哦了声,“定王初过世的时候难过了很久,后来渐渐缓过来了。师父率大军东进,怕她伤身,替她准备了车辇。你放心,要是有什么特别的消息,我会第一时间告诉你的。”

他沉默了下,又问:“她没有起疑吗?一直把师父当成我?”

翠微说是,“你们这样像,任谁都分辨不出来的。”

他心里有点别扭,暗道她怎么这么笨,连自己的情郎都认不出,会不会傻乎乎的勾引人家?如果要人抱怎么办?如果和师父乖乖怎么办?越想越难过,胸口一蹦一突不得安稳,叹了口气道:“让夏官暗中保护她,待我稍有些力气,亲自去蒲州接她回来。”

翠微涩涩道好,“这事急进不得,万一走火入魔就坏了。你好好歇息,这几天正筹备祭天大典,我暂且忙,等过两日再来看你。”

他微颔首,别过脸闭上了眼睛。

翠微从九重塔里退出来时,刚近黄昏。她掖着两袖在台基上站了片刻,看天际的云,仿佛也被冻僵了,淡而浅薄地趴在天幕上。几个巫女抱着书稿过去,后面即见侲子搬着铜熏炉经过。卢庆在一旁指派,这架往前殿,那架往道场。

她唤了他一声,卢庆站住脚,向她作了一揖,“夫人有何指派?”

翠微缓缓出了口气,“我料着今晚或明日,莲灯会到神宫来求见国师。国师正闭关,不见外客,她一到你就派人通传我,不要惊扰国师。”

卢庆虽知道国师和那位小娘子之间有些不寻常,但诸多牵扯也是事出有因。现在风头过去了,各归各位,以国师的尊荣,不会和一个年纪轻轻的姑娘纠缠不清,倒也说得通。当即应个是,“我这就吩咐下去。”复行一礼,往宫门上去了。

长安城内实行宵禁,太上神宫在神禾原,没有城门关闭的困扰。莲灯本想先进城和昙奴转转汇合的,但因到达时天已经黑了,便没有耽搁,直奔神禾原而来。

她跑得算加急了,两天一夜没合眼,中途换了匹马,终于在入夜时分抵达了。

遥望太上神宫,一如初见时的辉煌巍峨,各处灯笼高挂,每一个翘角,每一棱屋脊,都让她感觉熟悉。他在那里吧?她心里愈发急切,打马上了甬道,那马蹄踏在石板路上,黑夜里的哒哒声异常的清晰。她鼓着满腔的热情,脑子里想象和他相见的画面,想得自己泪流不止。她实在太累了,可能是因为孩子的缘故,近来体力大不如前,能跑完这么长的路,完全是靠信念在支撑。但愿不要再出什么岔子了,她也经不得这样的消耗。可是心里不免又想,如果他当真在神宫,那这么久不闻不问又算什么?是不是有了他的决定,打算和她划清界限了?

不管怎么样,先见了人再说。她奋力挥动马鞭,神禾原地势高,一路颇费了番力气。上到宫门前,她从马背上跃下来,忽觉得肚子一阵抽痛,扶着马鞍稍歇了会儿才上前敲门。谢天谢地,这回没有布阵,果然有侲子来应门了,看见是她,叉手作了一揖,请到里面来,“娘子且少待,小的去通禀长史。”

她道好,总算可以坐下歇一歇了。小心翼翼抱着肚子调息,待小腹的牵痛过去了,方舒了口气。往外看,殿宇堂皇,花坛里的草木还是上年的样子……忽然惊觉第一次来神宫已经是一年前的事了,这一年总在路上奔波,回想起来很不可思议,不知究竟是怎么熬过来的。

倦得厉害,也没有那么多的心思感慨了,伏在膝头有点犯晕。等卢庆,等了半天不见他来。偏过头看,视线茫然落在一处空地上,檐下灯笼摇曳,照亮了葱郁的草木。忽然一个犄角探出来,很威武的分叉和走势,看样子是头成年的雄鹿。她定着眼看,那鹿似乎有点害羞,腾挪得极缓慢。起先是角,然后是鼻子,从阴暗处一点一点走进她的视野,到最后露出全身来,和平常的鹿不同,角尤其大,四肢匀停健壮,长得非常漂亮。

它到了光亮处,隔着窗快速对她摇动尾巴。莲灯对它没有印象,神宫里的鹿太多了,有的很爱凑热闹,比如九色……她略怔了下,难道这是九色?她离开长安时它的鹿角才长了几寸长,这么久没见,竟一下子长大了!

她站了起来,“九色?”

它起先很哀怨地望着她,听到她唤它,顿时有了力量,猛地从外面冲进来,鹿角顶在门框上,咚地一声响。

莲灯像遇见老友一样,居然热泪盈眶,一下抱住它的脖子,喃喃道:“好九色,这么快,长成大人了!”不停抚摸它的皮毛,它颐养得好,水头比她足,触手很滑溜。她捧住它的脸,同它对了对鼻子,“你怎么知道我回来了?是从哪里得了消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