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第3/5页)

唐文轩的眼前黑了好一阵,才勉强能看清东西。

被吴氏那么一提,倒是想起吴老爷子曾也同他说过,“唐大人,将来我吴家唯你是命,只要唐大人一句话,我吴某在所不辞。”

那时新帝已上位五年,朝中势力逐渐稳固,开始重新筛选自己人,在朝各个臣子都削尖了脑袋,想要保住自己头顶上的乌沙。

他的工部尚书一职,岌岌可危。

他拿着宁氏给他的银子,四处打点,却没寻出半点眉目,就是在他心烦意乱之时,遇到了吴氏。

两人在街头撞了个满怀,那张脸抬起来,花容月貌,本也只是心存好感,并无旁的心思,没料到后来又在酒馆碰上了面。

吴氏被人刁难,他上前解围。

一来二往,他便也要了她。

加上那时宁氏怀胎,整日愁眉苦脸,他心头的烦闷只能在吴氏身上得到缓解。

吴氏善解人意,温柔体贴。

因碍着对宁氏发过誓,不纳妾,他只能暂时先委屈吴氏,为了弥补她,他见了她的家人。

吴氏的父亲和妹妹,也就是吴老爷子和当今的吴贵嫔。

他在驾司部给吴老爷子寻个跑路的差事,本以为是自己帮衬了吴家一把,却没成想,反而让自己受了利。

那日,吴老爷子找上们来,神秘地说他无意之中救下了一位宫中之人,那人问他想要什么时,吴老爷子报了他的名字。

唐文轩。

唐文轩起初并没有当一回事,直到朝中一批官员被清理,并没有殃及到他时,这才想到了吴老爷子的话。

可任凭他如何问,吴老爷子也没告诉他是何人,“刺客来袭,在下当时只顾着救人,也没瞧清,等回过神,那人已经上了马车。”

唐文轩也去打听过,那几日,确实有过刺客行刺的事迹发生。

这些年无论他如何查,都没能找到此人。

但有了吴老爷子的这层关系在,他同吴氏和吴家越走越近,甚至同吴老爷子共同谋划,将吴贵嫔送到了皇上的身边。

吴家的小姨子成功被封了美人。

宁氏也已顺利地生下了唐韵,他在她面前提了一嘴唐家男丁稀薄,本意是想将吴氏过到明面上,但宁氏似乎会错了意,以为他想要的是个男孩。

一时竟想出了那样的笨法子。

当年唐家确实离不得宁家的财力,他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作不知。

直到十年后,吴氏不干了,逼得他选,要么接她和几个孩子进唐家,要么她带着三个孩子走。

事情到了这个份上,他只能去同宁氏摊牌。

宁氏却如同疯了一般,扯着他又哭又闹,骂他没有良心,威胁他,妾室要进门,宁家便不会再接济唐家。

他不得已,只能去抓她的把柄。

唐韵的身份。

且那时唐韵也已经大了,侯爷就她这么个孩子,个个都在背后唤她为侯府世子,再如此下去,就该犯了欺君大罪。

是以,他派了个嬷嬷,去了唐韵的屋里,借她沐浴之际,识破了其身份。

接着让吴氏登门自己去找宁氏相谈。

两人没谈拢,吴氏不罢休,宁氏不让步,两人的矛盾越来越深。

他只能保一个。

一个是金钱,一个是官途,他为了保住唐家的基业,毋庸置疑地选了吴氏。

后来为了平复宁家,他确确实实利用了手中的权势,让宁家人不得靠近江陵半步,但宁家铺子遭劫,并非他所为。

且在得知是吴老爷子烧毁了宁家的铺子时,他还曾斥责过他,“适可而止。”

宁家消声灭迹之后,吴老爷子也死了,他便再也没问过。

唐家那几年倒是过得风生水起。

直到唐耀那个不争气的,竟然敢偷拿他的私印,牵扯了一桩通敌之案。

唐家再次遭劫,便是灭顶之灾,事发后,他也曾想过吴老爷子当初的那个人脉,奈何吴老爷子已经去世,他压根儿就不知道去寻谁。

宫中的吴贵嫔,明哲保身,不愿搭手,生怕惹上一身骚。

且在那节骨眼上,她还派人来信,说吴老爷子当初灭宁家时,人手没有处理干净,让他去善后。

雪上加霜,他哪里还有精力。

没待他反应过来,唐家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灾难接踵而至,唐家终究走到了万劫不复的这一步。

再回想起来,唐文轩也不知道自己是哪一步走错了。

这会子再见吴氏如此,脑子里便也生出了些许悔意,若当初没有吴氏,没有那几个私生子,就算他保不住乌纱帽,至少也能保住侯府的爵位。

可这世上,哪有什么回头路。

如今他唯一盼着的,便是能清清静静地闭上眼睛,到了阴曹地府,他再去给唐家的列祖列宗磕头赔罪。

*

宁玄敬上门骂完唐文轩回来,宁家正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