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第2/3页)

次日,车志行带着车队去了另外一个镇,这次没有第一天的好运了,到了大下午他们才回来,总共卖出去了6台电视机,其中3台是车志行一个人卖出的。

第三天,几人又去了另外一个小镇,这次稍微好一些,卖出去了8台电视机,其中大半还是由车志行卖出去的,同时葛师傅也卖出去了一台。

这时候谁卖力谁是混日子的,从销售业绩中就一目了然了。叶蔓每天都会看一下车志行的工作汇报,大致了解他们的进程。

一周后,他们总共卖出了47台电视机车,车志行一个人的销售业绩遥遥领先,卖出了21台。也就是,这一周他光是提成就能拿105元,还有叶蔓带他们出去那天的6台,再加上50元底薪,按照这种趋势,他一个月得拿四五百块钱,是其他五人工资的总和。

大家每天都做同样的工作,就算车志行比他们卖力点,辛苦一点,可同样是日晒雨淋的,这工资差距也太大了吧。大家算算自己的工资,再算算车志行的工资,心里都不舒坦,总感觉自己吃亏了。

尤其是一算,这个星期,他们也卖出了22台彩电,平摊到每个人头上,那就是四台多,算下来提成就有二十块,要是每周都这样,那一个月也能拿百来块的提成,加上底薪,就一百几十元了,怎么也比80的死工资强啊。

这么一算,五人都觉得自己吃了亏,心里更不平衡了。他们凑在一起商量了一阵子,干脆一起跑到厂子里找叶蔓:“叶厂长,我们不想拿死工资了,可不可以让我们像车组长那样,也拿底薪加提成。我们以后一定会好好干的。”

对于几人的反悔,叶蔓半点都不意外,他们若是再不来找她,得过且过混日子,她都要找他们了。

叶蔓放下笔问道:“你们想清楚了?那你们这个月的工资也会按照底薪和提成来算。”

这个月没几天了,除非后面几天他们销售大爆发,不然工资肯定超不过80元。

几人对视一眼,都有些不情愿,可更不愿错过拿提成的机会。这个月少发那么一二十块就少发吧,下个月多赚点就是,错过这次,万一叶厂长不给他们机会就怎么办?

五人一咬牙,答应了:“想清楚了,叶厂长,请你再给我们一次机会吧。”

“好,我会跟车组长说,将你们前阵子卖的电视机也算上,月初按照30元的底薪和提成算工资,拿多拿少就看你们的本事了。”说到这里,叶蔓顿了一下,认真地看着他们说,“如果有人觉得这个工作辛苦或困难不愿意干,又或是不适应销售这个工作的,随时都可以找我或是向车组长反应,写一封转岗申请书,我会将你们调回生产车间。”

“没问题,我们可以的。”几人忙不迭的点头,他们已经从车志行的提成中看到了甜头,傻子才要回生产车间拿死工资呢。

说完几人却不走。

叶蔓挑眉问道:“你们还有事?”

有个叫李莹的女同志说:“叶厂长,工作时间以外我们找到的客户去店里买电视机也能拿提成吗?”

他们都是本地人,七大姑八大姨多了去,各种亲戚朋友同学邻居,总有一两个有买彩电需求的。

叶蔓点头微笑:“当然可以,只要是你们带到店里买彩电的客户都算你们的业绩,跟门店售货员无关。”

听到这话,五人脸上漾出了笑容:“好的,叶厂长。”

兴许他们现在努力,下班也积极开发客户,这个月工资也不会比80块少。

从固定工资转化为拿底薪和提成之后,下乡销售小组的效率明显提高了不少,以前一天只能卖几台十来台,现在大家使出浑身解数,20台彩电拉到乡下,每次都只剩三五台,甚至更少。

同时,因为在乡下的大力宣传,老师傅彩电在乡下也有了一定的名气,有些当时没钱或是犹豫的顾客,纠结一阵子后还是想买彩电就会去老师傅门店。

如此一来,店里的生意也跟着好了起来,销售额增长到了一二十台一天。这样算下来,一个月能出一千台左右的彩电,扣除掉原材料成本,工人工资,水电费油钱,土地租金,店铺租金,缴纳的税款等等,一个月能有几万块钱的利润。

算了这笔帐后,叶蔓松了口气。这钱虽然不多,但好歹起步了,再攒攒,就能购买进第二条生产线了。

不过这个速度还是太慢了,也不知道萧舒阳想清楚了没有。他要是不要的话,叶蔓就只能将多余的货自己拉到市里去卖了,没办法,长永县的市场只有这么大,想要赚更多的钱就必须得走出去。哪怕要提前跟萧舒阳对上,也必须得这么做,老师傅家电肯定要走出长永县。

同一时间,萧舒阳也在考虑这个问题。

他已经向奉河市电视机厂那边了解过了。奉河市电视机厂这边14寸的彩电出厂价都很难999元,也不知道叶蔓怎么搞的,竟把价格压得这么低。这次要真打价格战,单论14寸的电视机,他还未必是叶蔓的对手。如果从奉河市电视机厂拿同样尺寸的电视机,对上老师傅家电,价格上完全不占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