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离间(第6/12页)

这已经是今日他第二次摆出这个姿势了,慕仪不免有些腻味,落在他身侧,伸出一只手在他面前轻晃一下,“喂!想什么呢?这里难不成也丢了一幅太祖御书?你追的人呢?”

姬骞身子一偏,看向她的表情颇有几分莫名其妙,“你如何跟上来了?”

他的眼神还有些恍惚,似乎被什么东西乱了心神般。慕仪看到他的表情心头一跳,一股异样的感觉潮水般漫上来,她不受控制地扭头,朝他方才注视的方向望去。

六月份的青凌江之畔正是一年中最美丽的时候,草木葱郁,江水碧透,一处栈桥远远伸进江水中,几只野鸭子在绿滢滢的江面上凫水,绕着栈桥游来游去,煞是可爱。

而在这栈桥之上,一个身影静静坐着那里,头戴箬笠、身披蓑衣,右手执着一根鱼竿,半天都不动一下。似是一个再寻常不过的垂钓之人,可偏偏只远远瞧着他的身影,便使人觉得宁静超然,如身在世外。

不像是渔夫,倒更像个隐士。

慕仪有些莫名其妙,纵然是个风姿超然的隐士,却也不至令姬骞瞧出了神去,难不成他最近好起男风来了?那自己和他未来的姬妾们该如何是好?

正乱七八糟地操着闲心,却见那垂钓之人脑袋微动,斗笠微微侧开,一抹雪色露了出来。

莹玉一般剔透的肌肤,描得极美的远山黛,并不十分嫣红却线条美好的唇。淡若云烟的美人。如一幅在极品玉版宣上晕染开的水墨铃兰图。

静雅,超然,美得出尘。

心似漏掉了一拍,然后所有的节奏都随之错乱,慕仪只怔怔地盯着前方,没了反应。然不过三息的功夫她便清醒过来,立刻转头看向姬骞,对方正凝视着那美人,黑沉深邃的眼眸中不复先前的恍惚,反倒带着一种异样的光彩。

是极少见的专注。

她觉得胸口有些闷闷的,但除此之外也没有更不舒服的感觉。像是有什么早已注定会到来的东西终于来了,心头紧窒之外又带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如一个在恐惧中煎熬许久的囚犯终于见到判决,就算明知最终仍旧逃不过死亡的命运,但至少不用再继续等待下去了。不用再怀着希望和绝望痛苦地等待了。

姬骞没有注意到慕仪的异常,只是提步朝栈桥走去,甚至没有唤她一声。周映见状有些担忧地看向慕仪,却见她神色如常,嘴角甚至还带着笑意。她挥手示意周映退下,然后提步跟上姬骞,举止一如往常,步步皆是世家大族悉心教养出的优雅端庄。

垂钓的女子感觉到两人的靠近,却连头也没转一下,仍旧定定注视着江面漂浮的鱼线。

姬骞在她身侧不远处站定,拱手行礼,“某寻人至此,想与姑娘讨个方便。”

那女子闻言不语不动,似没听到一般。姬骞也不着急,保持着姿势静静等待,好像只要她不说话便会这么一直站下去。

良久,那女子终于回头,淡淡道:“我不知你寻的何人,也给不了你方便。”

她的声音一如她的容貌,淡如水墨,清如溪流。语音不高也不低,仔细听似乎还能听到隐藏其间的潺潺水声。

姬骞唇畔带上一点笑意,“姑娘不曾问过在下,如何知道在下所寻之人不是姑娘所识呢?”

那女子仍旧面无表情,“纵是你所寻之人为我相识,也与我无关。你若想看我钓鱼,坐下便是,若还想与我打听,我却是不理了。”

姬骞笑意更深,“姑娘真是令某吃惊。某还以为姑娘恼了,要赶某离去呢,却不想姑娘竟允某于此观姑娘垂钓?”

“这栈桥又不是我家的,我如何能赶你离去?至于你在此与否,与我本也没多大影响。”

姬骞还想说什么,另一道声音却先于他响起,“这位姐姐说得极是,这个人最是无趣得紧,在或不在确无半分影响的。”慕仪言笑晏晏,仪态端雅立于栈桥一端,“只是若妹妹想向姐姐讨要一尾剑头鱼以飨口腹,却不知姐姐允是不允?”

所谓剑头鱼乃是青凌江特产的一种鱼,因鱼头酷似宝剑而得名,肉质鲜嫩爽滑,十分美味,又因产量不多而更显矜贵,很得帝都权贵们的追捧,亦颇得慕仪喜爱。

姬骞略一思忖,觉得在和女子打交道这方面,自己上委实不如常年出入各种闺阁雅宴、为首座之宾的慕仪专业,遂静立原地等着看她自由发挥。

那女子原是个生僻难近的,如慕仪这般初初相见便又是唤姐姐又是提要求原是最令她反感,偏偏她笑容举止亲近得恰到好处,端得是春风般自然,让人生不出半分不喜,反倒被她的态度所惑,下意识认可她的说法,以为两人确是相识已久的闺中密友。

她却不知,这种能自然与任何人尤其是女子熟识,并影响她们判断的本领本是身为第一世家嫡女所必需具备的,乃自小精心培养的立身之本,学名八面玲珑,俗称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