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牢不可破的联盟(第2/3页)

方望闻言,顿时大笑起来:“哈哈哈,齐王竟要与第五伦谈信义?”

“第五伦身为新臣,于王莽授斧钺南伐绿林之前,忽然反叛,覆灭新室,此为不忠。”

“魏最初时势力弱小,生怕天下皆心念汉室,第五伦便往陇右、河北遣使,游说隗氏、赵王分别立帝。如此一来西、北两汉并立,加上绿汉,诸汉混战,魏国趁机壮大。”

方望当初的计划,全被第五伦君臣破坏,他发自肺腑骂道:“第五伦犹如暴秦,乃最背信弃义之邦,焉能信之?”

“更何况,外臣抵达临淄后,见此城甚富而实,百姓志高气扬,古人云,临淄户口十万,市租千金,人众殷富,巨于长安,果非虚言。如今长安、洛阳皆残破,户数减半,临淄可谓天下第一大城!外臣窃度之,就算一户只出一男子,光一座城,就能出十万雄兵了!加上青州诸郡,再出十万亦不在话下!”

好家伙,这策士上下嘴皮子一动,张步手里就有了二十万大军,比刘秀还多一倍了。虽然临淄确实如他所言,已成了头等大城,但城内居民多是商贾小工匠,乃将帅最不喜欢的兵源,心思杂,战斗力颇为低下。

更何况,张步其实是徐州琅琊人,虽侥幸入主齐地,但还得倚靠青州大姓方能占住脚,哪有本事征这么兵?就算强拉壮丁,举国上下,凑个七八万就不错了。

但在方望的吹捧下,张步居然还真有点轻飘飘之感,觉得自己过去是否太过胆小了。

然而方望却话音一转:“齐地屡出霸主,昔有姜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五伯长,诸侯莫敢违。”

“至于田齐,亦有齐威王、齐宣王,吞宋、破燕,围魏救赵,包泗上十二诸侯,一度与秦并列东西帝。”

“哪怕是田横兄弟复齐,亦独立于楚汉之间;韩信为齐王时,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只一念之差,就能三分天下。”

方望瞥眼看向张步,一席话说得他满面羞愧:“如今,以大王之贤与齐之富强,势力与成、汉相匹,却不称帝,而屈身为小王,西面而事魏五,俯首称臣,外臣窃为大王羞之!”

总之一句话,从古至今在齐地那么多势力,就宁最胆怯懦弱。

换了旁人,张步肯定一挥手,令壮士扔下高台去砸死,但方望接下来的话,却将张步惊出了一身冷汗。

“大王以为,暂时臣服于魏,就安全了么?”

“田齐的亡国之君、齐王建亦存此想!他事秦恭敬,秦始皇日夜攻三晋、燕、楚,五国各自救于齐,齐国却拒之于国门之外,四十余年不受兵,不修攻战之备,不助五国御秦,秦始皇得以慢慢攻灭五国。五国已亡,秦兵开入临淄,齐民莫敢抵抗……”

方望指着张步面前的宴席:“齐王建降后,下场是置于松柏之间饿杀!大王难道也想有那样一天?”

张步不高兴了:“孤乃创业之主,岂能与那亡国之君相提并论。”

方望继续刺激张步:“不然,大王之国的地利,还不如田齐呢!”

“古时候,齐南有泰山,东有琅邪,西有浊河,北有勃海,此所谓四塞之国也,故有‘东西秦’之说,只要粮食足够,兵甲精锐,确实足以独守一方。”

“可如今,泰山为赤眉残部所有,而大王割狄县等地予魏,只与魏以济水为界,济水浅小,魏国幽州突骑,进如锋矢,战如雷霆,解如风雨。即有军役,便可涉平原,绝济水,兵临临淄之下矣!”

方望本意是吓唬吓唬张步,让他加入合纵联盟,从东方给第五伦压力,让魏四面受敌,最后四分五裂。

然而也不知怎么的,他这边话音刚落,就有张步的臣下呼呼赫赫地爬上高台,向齐王禀报了惊天的消息。

“大王,魏国不宣而战,幽州突骑穿过济水,直击济南!”

……

齐国西部,有清浊河之限。

黄河浑浊,是为浊河;济水水清,是为清河。一般来说,当齐地势力强盛时,疆界能扩张到浊河边,但当其微弱时,就只能拒守清河济水。

济水是张步势力针对魏军的第一道防线,可如今,此防线业已告破,突破济水的战役早已结束,南岸满是尸骸,蔫头蔫脑的俘虏奉命在地上挖坑,将死去的袍泽或掩埋或烧掉。

这其中不少尸体死相凄惨,他们的头颅几被钝器砸开,脑浆迸裂,俘虏们处理时都得忍着喉头的酸水,而目光则瞥向不远处那个在水中清洗武器的“巨人”,高达一丈的身躯,使一对铁椎,舞动起来虎虎生风,无人能当一合,而身上的重甲与巨盔又使得他几乎刀枪不入,遂成了抢占滩涂,让后续部队强渡济水的最大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