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第2/5页)

此时原本在外旁听的青溟学子,已经得到凤知微的暗示,放心各自散开,各部主事不能再混在里面听审,也悄悄的离开,这些人知道,再下去也不会让他们听个齐全,之所以先前天盛帝放他们进来,也是因为外面街道人越聚越多,怕事情闹大不可收拾,如今再听下去,听出什么不可收场,便不好了。

堂上下因此渐渐安静下来,反而更生出压抑僵凝的气氛,天盛帝半眯着眼睛,听着李长勇的交代,目光里看不出喜怒,半晌不发一言,众人惴惴不安的望着他,不知道老皇帝此刻什么心绪,只有宁弈,没有看他的脸,只将目光微微垂在他手指上。

天盛帝的手指,在宽大袍袖掩盖下,痉挛般的不住抖动着。

宁弈目光一闪,心知皇帝不是不说话,而是心火上涌,气得暂时说不出话了。

“李长勇!”他立即道,“既然你接了这个交易,怎么现在会在魏大人掌控中?”

“小的……小的也不知道啊……”李长勇哭丧着脸,“那晚小的按时去了,刚到东楼大街西二胡同,有人过来,问:‘阁下尊姓大名?’小的便答了,随即就被人打昏……之后,之后便被关在黑屋子里……小的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陛下。”凤知微含一抹冷笑,款款上前来,道,“这两位可以算是微臣的证人,只是其中来龙去脉,他们却也不清楚,让微臣,一次给您解释明白吧。”

天盛帝此时才缓了过来,下死眼盯了早已面无人色的彭沛一眼,沉声道:“你说!”

“事情要从微臣接任礼部之初开始。”凤知微侃侃道,“微臣接任礼部,第一件事就是让人清理了前任尚书留下的文书卷宗,无意中在书房书架后的一个暗格里,发现了一个古怪的名单。”

天盛帝脸色变了变,立即问:“什么名单?”

“微臣也不知道。”凤知微道,“上面只简单了写了一些数字,和人的姓,籍贯,比如第一行,微臣记得,是一万、王、曲阳,几个字。”

天盛帝脸色又难看了几分,瞟了凤知微一眼,“名单呢?”

凤知微盯着他的眼睛,缓缓道:“这名单微臣不知是什么,却觉得可疑,不放心留在书房里,于是带回了府中,那晚微臣府中失火,微臣被下人抢出来,名单放在卧室里,不知道有没有烧毁。”

天盛帝沉吟了一下,道:“你那府邸烧得甚厉害,只怕留不下来。”

凤知微眼底浮现一丝冷笑,道:“是。”

天盛帝避开了她的眼光。

凤知微眼神讥诮——哪来的名单?彭沛真要收受贿赂,怎么会傻到留下名单?她这么说,就是为了证实彭沛的罪,并试探天盛帝对于此案的态度,反正她府邸被烧了,一时拿不出名单也是合理的,天盛帝真的有心要查,她也能最终查出牵涉到哪些人,但是如今,天盛帝连叫人去她府中察看一下都没有,可见将此案捂住的决心,早已下定了。

心中冷笑,面上丝毫不露,继续道,“微臣存了这份疑惑,对春闱试题便分外上心,暗中对试题的保护做了布置,表面上值夜守卫没什么区别,实际上,外松内紧,滴水不漏,尤其微臣不轮值,两位侍郎也不在的时候,微臣更加小心。”

“试题失窃案发当夜,微臣派遣的暗中护卫便来向微臣禀告,礼部外围有人行踪诡秘,似有可疑,微臣不愿打草惊蛇,便命护卫们小心注意着。”

“随即微臣府邸便发生了失火,微臣当时心知不妥,想必和那名单有关,不敢随意乱走,便跟去了二殿下的王府。”

“下面的事由草民来说吧。”宗宸突然接口,“草民宗宸,南海人氏,出身南海五泉山,和燕家家主燕怀石颇有交情,燕家主受魏大人之恩甚重,请托草民带领一批燕家门下护卫保护恩主,事发当夜,草民在礼部围墙之外看见有人影闪过墙头,遂一边严密监视一边禀告本主,大人要草民不必打草惊蛇,见机行事,草民遂一直跟着那黑衣人,看见他开锁盗走试题,临走时还将门锁再锁好,草民一直跟着他,到了东楼大街西二胡同,发现李长勇正在那里左右徘徊,心中也便明白了怎么回事,于是在西二胡同外出手拦截下那盗题者,夺走试题,再擒下李长勇,问出李长勇要做的事后,草民想,不妨将计就计,也好引出此事幕后主使,但是春闱试题事关重大,无论交给谁,将来都可能因为接触过试题而获罪,遂寻到早先和魏大人颇有交情,后来因为眼疾退出青溟的田留,请托他为此事假扮一回李长勇,田留为人仗义,一口答应,怀揣试题到了北四胡同附近……后来,果然便被帝京府捉住了。”

天盛帝一直半闭着眼听着,似在思考这段话有无可疑处,推敲半晌觉得无懈可击,魏知的应对已经算是用心良苦,连引蛇出洞的人,都细心的安排了个瞎了的田留,再说失察之罪,便是吹毛求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