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夏日杯的热闹(第3/6页)

等到平昌周期后两年,Jr出四周跳的女单越来越多,大家就急了。

每一天都有人去冰协的各大官号下面询问,我们的女单到底怎么样了?第三个3A女单还没出吗?难道褚晓彤丛澜退役了都续不上这个难度吗?国外那么多四周跳小女单了我们连成年组女单都没一个吗?

特别是四周跳,这是最有噱头的一种难度跳跃,也是被问得最多的。

今年冰协夏季开新闻发布会的时候,总结了这两个周期的成绩,也对外公布了当前的国青队、国家队成员与教练团队的构成。

他们是很自豪的,说梯队建设很完善,各个难度层级的适龄运动员储备都足够。

冰迷们却觉得,不够,很不够。

只说女单,怎么能没有四周跳呢?别家都开始在卷4Lz了呢,国外那谁还发了训练的4Lz视频,我们怎么连个4T都见不到?

浑然忽视了大部分国外运动员技术大瑕疵的现实。

今日,桑莹的3A,冼初然的4S,给理智冰迷们狠狠出了一口气。

因为她们看得出来,桑莹是真的稳了3A,她是靠自己的实力跳出来的。冼初然的4S问题比较大,控轴和落冰还有难度进出上都够呛,可她的技术非常标准。

新的3A女单出现了,这让大家兴奋。

新的标准4S出现了,这让大家振奋。

标准,这是两个本就应该做到的词汇,可好像已经被人给排除在外了。

3A的发力方式不同,再怎么投机取巧都不一定能练出来,哪怕真的出来了,成功率稳定性也低得可怕。

四周跳不一样,平昌周期从男单到女单,似乎已经形成了一条专属于技术毒瘤的偷鸡摸狗方案,一个个的,没有最毒,只有更毒。

反正,落冰站住了就行。

赛后采访里,冼初然回答了记者的“你的萨霍夫四周都已经出来了,但队内很多人没有出这个难度,是因为她们天赋和训练不足吗”问题。

有着虎牙的冼初然奋力趴在桌子上,伸手去够那个鹅颈话筒,调低到适合自己的高度。

“我们教练说了,”最稚嫩的童声里,说出来了最讽刺的话,“要练就要练技术最正确的四周跳,要出就要出赛场最符合标准的四周跳,我这个跳跃并不完美,它问题很大加分也很少,但我能确保的只有一点,它符合国际滑联技术手册上的所有认可标准。

能进入国家队的人天赋都不低,之所以她们没有出四周跳,是因为你们不知道而已。”

说完这话,冼初然笑了笑,任凭后者追问“现在谁出了四周跳”,也不回答。

她能感受到这个记者提问里的不善,一个问题的问法有很多,偏偏他用了最不好的那种。

队内一直在练四周跳,从12岁到16岁的女单、男单,他们未曾后退过。

于谨还是觉得小孩子练这个难度不合适,但大势所趋,而且运动员本来就是用肉体凡躯去拼一个极限,他没办法阻止,也不能阻止。

练四周跳太容易受伤,冼初然在地方队就因此骨折过,那个时候她的教练还不会教这个难度,等到了国家队,十二岁的她听闻自己可以练四周,兴奋得两天都没睡好。

每个人都在练高难度,只是没有出成果而已。

为什么这么难呢?周妍宁洛蓓蓓都被教了两三年,怎么还没出3A和四周跳呢?

因为于谨和丁教练他们要的,不是一个虚假的跳跃,不是擦边完成的“你看我落冰了呀”。

pre规则以内,存周规则以内,点冰跳要干净,刃跳要果断,Lz和F不要错刃,3A也不要在冰上转了近一圈再起来,不求难度进出,也不要丛澜那么高的质量,至少,至少要是一个技术正确的底子。

底子很重要,有了正确的技术,才能在往后的数年千锤百炼里,给自己提供一个坚强有力的支撑,让运动员能不断进步,而不是到了某一阶段就开始拆东墙补西墙。

于谨可以预料,去年说着已经跳出来四周的某些女单,除了那些技术还算可以的,别的要是再这么下去,一个冬奥周期都撑不过去。

“你一开始就是崴着脚走路的,那等你年纪大了,要怎么去走正常的路呢?”

他们教练组也很急,远比别人更急,因为丛澜在队里。

只有一个高难度女单是远远不够的,她太容易出意外,没有一个能撑一撑的同伴,给丛澜的压力太大了,给队内的压力也太大了。

丛澜是一把双刃剑,她让大家骄傲,也让大家忧愁,尤其是见到了她与储备力量之间的差距,这令于谨深深地发愁。

可他还是按捺住了这份心急。

“其实我们也没有别的路可以走,技术不正确了以后,能扣分的地方就多了,那么这个跳跃的性价比不如一个三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