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第3/4页)

水汽升腾的浴间里,阮朝汐盯着晃动的水波,思索着。

她体会到了之前被她忽视的幽微之处。

哗啦水声响起,她从水里起身,木架上的布巾擦净了发尾,走出了浴间。

白蝉在收拾屋里。

看到白蝉站在床边收拾的背影,阮朝汐的脚步倏然顿住了。脑海里轰然一声,白瓷色的肌肤泛起了绯红。

白蝉抱着刚刚换下的凌乱的被褥和床褥,转过身来。

针落可闻的室内,阮朝汐咬着唇不吭声,白蝉委婉的叹息打破了满室寂静。“这可如何是好?你和郎君尚未婚娶……”

阮朝汐表面一片镇定地走过窗边,背身遥望着远处青山,不看屋里的场面。“事已至此,倒也没什么。我自己愿意和三兄一处。”

白蝉犹豫问了句,“白鹤娘子就在京城。要不要和她商量商量……”

阮朝汐想起了母亲。才褪下的热意又火辣辣升腾起来,视线飘去了远处。

私下许定终身,自然是应该和母亲说的。但叫她如何开口?

“白蝉阿姊莫担忧我……会说的。”她决断地应下,“这两日就找母亲说。”

白蝉递过担忧的一瞥,抱着被褥出去了。

阮朝汐换妥衣裳,走出门外,在木廊的大风中扶栏俯视。

暗沉暮色笼罩天际,青台巷荀宅各处亮起了灯,待客正堂灯火通明,绵延细雨已经停了。

就在她凭栏遥望时,远处临街的乌头门、前院正门,厅堂大门,都在她面前缓缓打开,来访贵客的牛车顺着车马道行驶进入。荀玄微领着霍清川出迎。

她凝视着走下牛车的老者。

轻袍缓带、便衣而来的贵客五十余年岁,身形清隽,看年纪和气度,应是幼帝辅政大臣之首的王司空。

今夜贵客来访,青台巷主人必然要在正堂迎接贵客,或许会密谈到深夜。

紧闭的主院外,几道视线往上,正往她这处仰望过来。

她一眼便看到了蹲在树下的李奕臣,和靠在墙边撸着兔儿的陆适之。

她转身下了木楼。

主院紧闭的木门打开一条细缝。

“劳烦李大兄,去一趟净法寺,和我母亲约个见面的日子。”

“三弟,趁着宫门还未下钥,替我去一趟宫里。”她又叮嘱陆适之,“替我传一封手书给宣慈殿老太妃。”

——————

阮朝汐再睡醒时,已经入了深夜。

她原本在小榻那边看书等候,等着等着人睡着了,不知何时被抱去床里,放下了挡光帷帐。

耳边传来沙沙的刻刀声。

她彻底清醒了,趿鞋起身。

荀玄微坐在书案边,意外地停了手中动作。

“醒了?可是灯光刺目,扰了你好睡?”说着便要拨暗灯光。

阮朝汐伸手拦住。“灯太暗了伤眼。”

她探身过去,看清楚他手里握着的玉簪。“这么晚了,还在雕兔儿?”

“只差最后一只眼睛,今晚得空,直接雕起来,不必再往后拖延。你既然醒了,索性等一等。还差几刀便刻好了。”

兔儿玉簪确实只剩下最后寥寥几刀即刻完工。他的左臂受了一道轻伤,握簪力道难以把握,右手雕刻的力道格外需要斟酌。

阮朝汐用铜钎子把油灯芯拨亮,拢裙坐在对面。

坐下时没留意,轻吸了口气,细微换了个姿势。

对面原本专注雕刻的视线抬起,清幽眸光里带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含义,在她身上转了一圈。

“还是去床上躺着。这几日好好调养。”他体贴道。

阮朝汐不肯去。“没伤着。没事。”

荀玄微起身给她倒了一杯温酪。奶香在室内弥漫开来。

刻刀的沙沙轻响里,轻声缓语和她谈起了傍晚到访的贵客。

“原本打算借着这场刺杀的名目,推了所有的拜帖,闭门谢客几日,把该写的几本奏疏写起来。但傍晚王司空登门拜访。他于我有半师的情谊,我初到京城时,王司空有提携的恩情,哪怕青台巷把梵奴拒之门外,也不能挡了王司空。阿般莫怪。”

“我知晓轻重。”阮朝汐盯着他手中逐渐成型的最后一只圆滚滚的眼睛。

“傍晚时在木廊高处远远地看了一眼。王司空亲自登门拜访,可是有急事?”

“太原王氏为京城士族之首,他来探听风向。”

荀玄微吹了吹兔儿簪上沾染的玉尘。

“这些日子我站在风头浪尖,事情做了不少,太原王氏始终置身事外,好处受了不少,手上干干净净,王司空稳坐不动。”

“直到今日,‘遇刺重伤’的消息传出去,王司空终于难以在家中安坐。他怀疑这场刺杀是宗室势力反扑,既担忧我伤重垂危,无力继续执政,更担忧这场反扑会波及到京城士族,问我下面打算如何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