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犯人的儿子(完)

直到边上师爷阐述了前因后果, 张家夫妻俩才知道害怕。

不过,他们敢拿这个银子,敢与已经败落了的南侯府做生意, 其实早就想好了脱身之法。

当下二人连连喊冤,口称自己不知。

“当初只说有贵人看上了小女,有中人上门胁迫,我们夫妻很舍不得, 却也不得不从,只好拿了银子忍痛将女儿送走。自从女儿离开,我们夫妻也私底下打听过, 就想找机会把人接回来, 实在接不回,有家人在旁边,大家也能互相照应着。”

张父张口就来, 满脸的憋屈,“但是我们的女儿就跟消失了一样, 我们夫妻都以为她人已经不在世上。万万没想到……万万没想到竟然是顶替了罪臣之女去受罪了……请大人为我女儿讨个公道, 我们夫妻感激不尽。”

说着就往下磕头, 张母也跟着磕,一边磕还一边哭。

但这些事情的真相,并不是凭着夫妻俩张嘴乱说就行。大人又找来了当初的中人。

中人当初收了两边的银子, 答应了要保密。但等真正站到公堂上,哪里还保得住?

人都吓得魂飞魄散了,真怕被用刑,张口就说了当初的实情。

一开始是南侯府请人找她帮忙选一个合适的姑娘, 恰逢那时候张家夫妻要卖女儿,中人不过是从中牵线搭桥。

大人仔细查看了一遍几人的口供, 沉声问:“那张家人是否知道女儿的去处?”

张家夫妻当然希望中人否认。

但是中人又怎么可能为了他们二人冒险?

大事都说了,也不差这点小事。

“知道的知道的。当时张家人分别时,夫妻俩还把女儿臭骂一顿,他们卖女儿主要是为了给儿子置办铺子……原本有更好的去处,因为侯夫给的银子多,他们主动选了侯府,还给了我不少银子,让我尽力促成此事。”

张家夫妻面色灰败。

而中人也深深趴伏在地,只希望大人看着他老实招认的份上从轻发落。

这件事情可不小,原本只是买人卖人,从衙门那里得了正经文书,干这个营生是缺德了一点,但绝对不会触犯律法,因为这是衙门允许的。

都说马无夜草不肥……干这个营生有太多的诱惑。中人就是没扛住的其中之一。

大人最后下令,将周紫玉发配往扬州府……因为逃脱责罚,需要罪加一等,南侯府的所有女眷全部发配往边城修建城墙。

至于张氏玉宜,恢复其本身的良籍,因为张玉宜已经入了扬州府户籍,大人还专门出了一份文书,盖上了衙门的公印,交由顾秋实带到扬州府改变户籍来处。

即便不改,张玉宜也同样是良籍,但她是罪臣之女所改,如今不一样,有了这份文书,衙门那边就可改为她是由京城人士嫁入了扬州府。

说起来就是小小一张文书的事,想要办成却特别繁琐。顾秋实为此跑到了千里之外的京城 ,还花费了这么久的时间,不提路上遇到的危险,只这其中为了搭上御史府三公子说花费的人力和物力就不是一点。

中人和张家夫妻都被下了大狱,原本他们一个买人,一个卖人,卖的还是自家闺女,并没有多大的错处。但是,这搅和进了罪臣家中,那就不是小事,而是会被严加处置,这几个人,有生之年都别想出大牢了。

事情告一段落,顾秋实准备买点货物就回乡,临走前,他还去了大牢里探望张家夫妻。

京城的大牢中,只要定了罪的犯人,都可以去探望。

这也算是衙门的一份收入,每进去一个人,都得交一份银子。如果有兴趣的话,里面犯人中没有亲戚,只是想进去走走,也是可以的。

而进大牢的人中,拿东西要另外加钱。顾秋实什么都没有拿,直接问明了张家夫妻所在的位置后就走了过去。

张家夫妻的儿子不太成器,年纪又小,都想不起来要探望爹娘,自然也不可能送东西进来。两人穿着一身囚服窝在角落,看着挺凄惨。

顾秋实敲了敲柱子,两人看了过来。

张家夫妻一开始不知道是谁牵出了这桩事,后来看见顾秋实拿了大人给张玉宜证明身份的文书,才知道这是自己的女婿。

女婿害了他们的一辈子,两人看到顾秋实能高兴才怪。原本蔫蔫的张母瞬间变得张牙舞爪,扑到栏杆旁要抓人。

顾秋实面色淡淡:“我来呢,就是想跟二老说一说玉宜的现状。我出生小地方,家里是种地的,只有三四十亩肥田,家中不富裕,但绝对能让玉宜衣食无忧,我舍不得她干活,于是跑到镇上做生意。大概是我真的有几分财运,这生意越做越大,如今我手头已经有几千两的银子了,我打算这一次回去就在扬州府买一个三进大宅院,接了玉宜进城,再多买几个人照顾她和孩子。对了,忘记跟你们说,玉宜肚子里有孩子了,大概还有两三个月就要临盆,以后……大概是不能亲自来给二位请安。你们好自为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