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凿空西域(第4/5页)

而秦汉都长期与匈奴人打交道,和朝中熟知胡语的官员一问便知!

嬴政没怎么费劲就找到了呼和浩特在秦朝的名字:云中郡!汉武帝朝的大鸿胪属官典属国精通多国语言,立刻回禀道:“陛下,这呼和浩特八成是定襄郡!”

汉朝的定襄郡就在大青山南麓,是汉朝的屯兵要塞与军事重镇,汉卒日夜戍守长城,而北麓便是匈奴右贤王部的牧马之地!

都对上了!张骞一定在那儿!

“好!很好!”汉武帝在舆图上重重一点,“距离不远,朕必救张骞!”

就在汉武帝准备叫来武官商议对策时,又听那老夫子踩着轰隆隆的三轮车感叹了一声:

【说起来张骞也够倒霉的,他逃出来后风餐露宿、尝尽艰辛才抵达大月氏,一路上过冰原时寒风刺骨,翻沙漠时又热浪滔天,水源稀缺,加上他从匈奴出逃本就缺衣少粮,真是困难重重,汉朝使团不少随从都倒毙在路上了。没想到历经千辛万苦到了大月氏,大月氏却已被匈奴打败,举族西迁到了伊犁河流域,征服了大夏,在新的土地上另建家园,不愿意再回到故土。

张骞不甘心,他还是想为汉朝争取到盟国,于是他折向西南,进入焉耆,再溯塔里木河西行,过库车、疏勒等地,翻越葱岭,直达大宛!嘿,就是这个大宛产汗血宝马,也算意外之喜了。大宛王久闻汉朝富庶,很愿意与汉朝缔结盟约、通商往来,还派人护送张骞回到康居。张骞离开康居后,怕又遇到匈奴,还特意改变了路线,打算经青海羌人的地盘归汉,谁知羌人已沦为匈奴附庸,他又又叒被匈奴抓了,又关了两年!草原地广人稀,当时汉朝军队想找匈奴人干仗都常常迷路遇不到,张骞却跟装了导航似的回回都能遇到,真是有点霉运在身上。直到匈奴为争夺王位发生内乱,他才终于逃回长安。】

张骞:“……”

怎会如此,他出行前明明都问过巫觋必将一路顺遂的啊!

刘彻:“……”

确实够倒霉的。

但张骞却又无比坚韧,如此艰难险阻、荆棘满途,他还是为大汉找到了大宛,与其通商,还带回了汗血马和那么多东西!此马名字一听便是好马!

哎?等等,汉朝军队常常迷路是什么意思?

【可叹,张骞从汉武帝建元二年初出发,到元朔三年归汉,历时十三年,汉朝使团出发时一共一百多人,回来时仅剩张骞与堂邑父二人。张骞是可敬的,而那些与他一同出使,为了大汉倒在路上的勇士,虽无名字传世,但也该受世人敬仰!】

而张骞在听到最后使团一百多人仅剩他与堂邑父,也难忍心恸,又怕匈奴人看出端倪,他紧紧咬着牙关,闭眼假寐,一滴滴泪水却还是从眼角滑落。

【咱们言归正传。如今龙城之战,汉武帝吸取了四年前马邑之围的经验教训,他会如何安排此战的战术呢?回到我们刚才的问题,汉人究竟应该如何打匈奴?】

始皇时空,嬴政也很想考考他的武将,但蒙恬在守长城,蒙毅被他派出去抓项氏族人还未归来,王翦托病告老,他只能寂寞地喃喃自语:“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蒙恬常年戍守北方边境,他极熟悉草原地形,对匈奴人更为熟悉,只有真正与匈奴厮杀过,才知道敌人的弱点。这汉武帝的确是明智的,这次龙城之战,不论胜败,都必须让麾下将领去草原一趟,只有亲自去过草原、亲自杀过匈奴,才知道这打仗是怎么一回事。”

他思索片刻,统御天下的君主必须知兵事,于是转头命寺人:“请扶苏长公子过来。”

考较不了臣子,那便考较儿子。

大秦的江山,也必须千秋万代!

【我们刚刚说过,匈奴是游牧民族,他们没有固定的耕地,逐水草而居,迁徙是他们的常态。虽然汉朝长期以和亲互市政策谋求与匈奴的和平,但做买卖哪有直接抢来得经济实惠?因此,匈奴还是时常派骑兵窥探汉边防虚实,一旦发现守备薄弱的地方,便会直接劫掠。

在卫青出现之前,汉朝对于匈奴也总是陷入一个窘境:派兵出击,若是人少了无法抵抗匈奴,若是率大军进攻,却往往等军队到达,匈奴便已望风而逃了。因此,想打匈奴,必须要先找到匈奴才行!而汉武帝手里的武将,大多是从他父亲景帝与爷爷文帝手中继承而来的老将,文景时代,面对匈奴是以防御为主的,所以这些老将与匈奴交战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深入草原野战不大行,但防守有一套!也正是这个特点,为接下来的龙城之战最终战果埋下了伏笔。】

【所以到底该怎么对付匈奴呢?满朝文武都无法回答汉武帝,实际上,当时的汉武帝可能也不知道。但他已经意识到了他如今无人可用的问题:他需要培养自己的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