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第2/4页)

桓温点点头,对此无比放心,又道:“请苍水将军南镇蠡台,断燕都邺城与外界音讯相通之喉舌,王贞仪国师率军南巡淮河,接应汝颍之地兵锋悉定。”

张煌言与王贞仪二人俱是答应下来。

王贞仪虽然自幼谙熟弓马,横跨如飞,射无不中,但平日在新朝作为国师,担任的都是文职,这还是她第一次作为主将上战场,也算是一种历练:“定不辱使命。”

桓温又安排杜预驻军潼关,戚继光驻扎邙山北,陈庆之阻遏燕国援兵可能的南下道路,最后三军会师,合攻洛阳。

“三个武庙级选手打慕容恪一个,他泉下有知,死也该瞑目了”,杜牧抚掌微笑道。

桓温对他笑了笑,又道:“请幼安统兵北上,一战攻克豫州。”

辛弃疾一身戎装坐在案坐,迎着飒沓秋风一拭长剑:“甚合我意。”

余者安排各自有差,如谢脁、沈约、萧纲、刘令娴、曹雪芹等人都随军远征,分散在各队中。

北方大量残民故土流落在胡人蛮夷手中经年,有大量的战后修复和文化重建工作等着他们去完成。

荀羡从徐州北上,夺取莒县战略要冲,进而深入青州。

柳如是留在了后方,负责一应粮草调配、军需供给之事。

郗超以灭秦之功,升为征南将军入朝参政。

他有一项特别重要的任务就是盯紧司马昱、殷浩等人,以免这些人在关键时刻搞内讧,从背后捅刀,致使北伐功败垂成。

最后是桓温自己所率的一支孤军,奇袭燕帝如今的驻跸之地中山,打的就是一个攻其不备,速速拿下的主意。

众人见他遣兵点将各安其职,颇有章法,已初现王者之风,当即微微颔首,各自领命而去。

一切都在按计划实施,进行得异常顺利。

战争辗转了许久,慕容恪终于在这一年深秋被俘,任他再如何骁勇善战,被三个武庙围攻也只有呜呼哀哉的份。

绝境之下,他本想仗着一腔血勇强行突围,收拢兵马改日重来。

不料陈庆之一贯谋而后动,早在外面布下了天罗地网,慕容恪一阵左冲右突,只是白白将人手折损殆尽。

血战日余之后,终于马头中建,力竭坠地,被戚继光宛如老鹰拖小鸡一般拽回了本方大营中。

因他素来人品甚佳,为政宽仁,甚至有“古之遗爱”之称,众人打算招降他为晋国所用。

慕容恪的神色有些茫然,似是未曾想过,为何他一生战无不胜,已经用尽了所有的手段,却还是折戟于此。

当他看见对面的戚继光等人时,就知道,这便是天命所终了。

慕容恪摇了摇头:“一士谔谔,慕容玄恭上愧高皇,不能救社稷,下惭百姓,不可护苍生,有何面目腆颜惜身,苟活于世!”

言罢,反手一剑割在颈中,登时血溅三尺,魂飞天外。

“不亦燕之国士乎”,戚继光叹息,负手走出军营,“将他厚殓入葬。”

慕容恪一死,燕军夺气,自最北方幽州以下无不震骇,中山的小皇帝慕容暐更是魂飞天外,当即就想收拾包袱逃窜回龙城去。

还是慕容霸强行将他按住喝令回宫,整饬军营,装甲齐备,准备迎战。

见到桓温远道而来,似神兵天降,慕容霸也丝毫没有慌乱,只是坚守不出。

他思虑着,彼远道而来,粮草难以为继,顿兵高城下本就是兵家大忌,我先避一阵锋芒,待其士气低落、人困马乏之时,再开城出战,自可一战定之。

这个战略确是妙计,无奈桓温根本不按照他的思路走。

他这支奇兵不过五千余人,却硬生生故作疑兵,布置出了数万人的架势。

如今大军兵临城下,本方战神又折损于阵前,试问燕都士兵哪一个不慌张震撼,战战兢兢,直道对面全是金甲神人,又所向披靡之力。

在这种情况下,慕容霸最应该做的是纵兵出击,以一场大胜稳定人心,提升士气。

他选择闭门不出,虽是兵家良策,落在燕军眼中,却成了慕容霸畏战的如山铁证。

于是城中人心更为浮动,慕容霸不知各种症结所在,为了镇定人心,杀了一批霍乱头子祭旗,反倒是让众人更加心怀怨愤,不安已极。

杜牧在桓温军中随军出战,发觉有机可趁,立即让桓温修书一封,致信城中的武威王慕容筑。

这种事,桓温十分放心地托付给他代笔。

信中一片虚辞,统是什么“燕主无道,我中原上国代天选帝,君乃燕高祖皇帝之后,宗室耆老,理当一试帝位,我大军屯兵城下,愿作臂助之援”,反正就,突出一个胡扯。

慕容筑见信以后,心情真如夏天喝了一杯冰阔洛,爽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