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第4/6页)

小司马绍待在他身边,很乖地一动不动,只是悄悄伸出小手,握住了王导的手:“老师在想什么呀。”

他的母亲是一介宫女、鲜卑白人,所以他也成了一个金发碧眼的混血小娃娃,眉眼精致,肤白若雪,像是精美雕琢的瓷器一般。

王导目光定格在窗外,语气淡淡地说:“外面如此的动静,想来是汉军已经攻占了此地,我那堂兄也已经死了。”

小司马绍不解地问:“这样不好么?”

“你的父王想必也会被他们处决”,王导说到这里,发觉小弟子猛然颤了一下,便伸手将这孩子抱住,轻轻拍着他的脊背,“于天下人而言,晋祚告终,重归于汉,这是好事。”

小司马绍咬住了唇,不言不语。

他想起了从前老师教他读书,说起晋朝开国之事,从高平陵政变,到司马昭诛杀高贵乡公,他当时就掩面倒在床上,觉得悲愤又难过。

晋朝的天下是通过这样见不得光的手段得来的,怎么能够久长呢,现在终于到了结束的这一日。

可他的心里还是充满了难过,扑到王导怀中,泪水无声地流淌:“老师,我没有家了。”

“莫哭”,王导温声安慰他,许久静静垂下眼眸,心想,我又何尝不是。

他的长子王悦早逝,其他本该在历史上有的王恬等孩子,在这个时间节点还没出生。

宗族亲戚要么死在衣冠南渡时,要么折在了王敦之乱中,要么就在今日被处斩。

小司马绍到底是一个小孩子,哭了很久便累了,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

暮色西沉,最后一缕光辉也消失在了窗边,王导置身在黑暗中,默然沉思。

虽然眼前已经是绝境,但他还是决定要给司马绍和自己搏一条生路。

早在刘琨登基之时,他就已经注意搜集资料,将往后汉国所打的每一场战争都记录在册。

霍去病等人虽然没有公开身份,但也没有刻意掩饰,终于被王导给挖掘了出来。

初次发现这一点的时候,他的内心是无比震惊的,任谁忽然发现了作古几百年的人又活蹦乱跳地跑出来打仗,都不可能淡然处之。

王导特别注意到了大汉灭赵的战役,记录中什么“燃烧物掷出,烈火滔天”云云,明显就不是这个时代人的作风,武器远比他们精良。

也就是说——王导很快得出了推论,不仅有来自汉武帝时期的前代人,甚至还有来自后世的人。

魏晋神鬼之风盛行,温峤就曾在牛渚燃犀照夜,望见鬼魂。

王导在愣怔了一会之后,很快接受了这个事实。

在他看来,刘琨得到如此多的助力,完全等同于天命加身,大汉再度中兴一统,势在必行。

故而他本来的打算,便是之后带着司马绍进入大汉为官。

刘琨当世英杰,又是天子气吞四海,想来不会为难司马绍一个小孩子,纵然他曾是东晋太子。

但这个想法随着刘群之死的消息传出,迅速被王导打消。

刘群一死,这就意味着大汉如今没有太子,未来不管是外甥继位,还是其他什么别的来路的继承人,总归会引起波折,遭致大乱,甚至很有可能产生少主继位的情况。

这样一来,司马绍的处境就变得很危险了。

他是一个年纪幼小,却又过分聪明的孩子,王导这个时候甚至有些后悔,自己不应该费尽心思把他教得太好,以至于成了一个那么优越的明君模版。

在乱世中,身在高位却能平平安安活下去的,往往只有一种人。

那便是“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王导从前希望司马绍能做中兴之主,但现在只希望他平安。

司马绍年纪太小,或许刘琨去世的时候,他正是风华正茂,可以干一番大事的时候。

刘琨本人能无惧一切叛乱势力,压制住他们,难道他的继承人也有同样的本事么?所以为了江山稳固,给继承人扫清隐患,刘琨很有可能会在自己的生年就把司马绍除去。

尽管王导没有看过史书,不知道他所担忧的这种情况确实在后世发生过——比如宋祖刘裕,就为了给继位的少子清理障碍,毒杀晋恭帝司马德文——但王导几经浮沉,深谙人性。

当然,刘琨也有可能不会如此做,但王导并不想拿小弟子的性命去赌那一丝丝的风险。

总而言之,刘群的死讯一传来,王导立刻就打消了为大汉效命的想法,转而开始研究起了汉武帝等一群异世来客。

既然这些人能够来到此间,那他与司马绍,能否去往别的朝代?

汉武位面众星云集,不缺他一个,况且他本人乃是名士作风,与大汉鼎盛气质不太符合,而后世王朝他又不太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