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第8/10页)

到了吕文德这里,直接被放飞自我了。

吕文德他一通操作给惊呆了,很快就反应过来,自己也可以跟着学一把啊!

思路一下子就打开了,自己从前怎么没想到,若是有自立自足的本钱,到时候还用得着看宋理宗和贾似道眼色?

他算不上一个好人,军事能力也平平,但政治操作绝对是一流的,当即就开始联通四方,运筹帷幄,将一众吕家人尽数运作分封到了京湖战区。

从与蒙古接壤的最前线到南方的南剑州,沿路但凡富庶之地、鱼米之乡、枢纽重镇、热闹城市,全部都打上了吕氏的旗号。

就连最疏离的远房偏枝都可以为官,甚至女婿范文虎、同乡夏贵等一批人全都摇身一变,成了封疆大吏,朝廷重臣。

这里面有一位算一位,全都是后来投降蒙古的人才,大元朝的赫赫功臣。

贾似道眼见李庭芝和吕文德都搞出了新操作,大权从此旁落,自己岂能坐以待毙,自然是按捺不住。

他虽然因为身在临安而非前线,无法来一套「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天高皇帝远操作,却可以直接把持朝政,搞中央集权的那一套,代天子之意行事。

如今,宋廷□□乱政,群魔乱舞。

宋理宗面对这种内外交困的境地,愁闷无已,郁结于心,平日政令难出宫门,终于生了重病。

他下诏求全国名医为自己医治,但百姓都知道他是什么货色,竟无一人肯来。

可怜的宋理宗一口气没接上来,就这样直接驾崩了。

可谓是完美印证了吕布当日所见「荧惑出东井」的预言。

因其无子,本打算让侄儿太子赵禥即位,贾似道正因为拥立了这位太子,有定策之功,方得以进入中枢,把持朝纲。

吕文德如何能容忍他爬到自己头上,当即另外拥立了一名宗室子弟与他打擂台。然而,赵禥太子当得好好的,又无劣迹,如何能说废就废。

吕文德绞尽脑汁,最后从赵禥的生母处下手,一会声称赵禥血统不正,不知是哪个民间小吏之子,抱过来鱼目混珠,难不成要效仿当年的晋元帝司马睿,来一招“牛继马后”?

一会又声称,名妓唐安安当年离开宋理宗是带球跑,已经有了一个私生子在民间,继位法理最正,不日就将接回来继承大统。

唐安安出走多年,音讯全无,又因为理宗特别珍爱,故而不许她的画像流传下来。

吕文德在民间寻觅了一打美人,精挑细选,又找来了几个理宗从前的宫婢,反正就按照唐安安那个路子去培养,最后优胜出来的一个就是唐安安本安,附带一个孩子。

贾似道不甘示弱,立刻予以还击。

本想通过滴血认亲打假,不料吕文德眼看不妙,众目睽睽之下跑到先帝灵前号啕大哭,失手打翻了血盏。

这下滴血认亲的材料也没了,总不能对着理宗皇帝的棺材来一次开棺戮尸,取走献血吧,一切都陷入了僵局。

贾似道无法证明赵禥的正统,吕文德那边的说法也根本站不住脚。

最后反正谁都不占理,直接变成了贾似道党羽和吕家人两派的混战,每日在朝堂上唾沫星子横飞,面目狰狞,甚至大有向大明官员发展的趋势。

暂时听政的太后谢道清几时见过这等场面,战战兢兢,快要昏迷过去了,

围观群众这些日子忙于吃瓜,目眩神迷,有识之士直呼我三百年大宋药丸,或弃官出走,加入外面的义军,或留在朝中每日长吁短叹,与贾、吕两支势力口舌争锋。

更多的人却是每天看八卦,万分沉迷,开开心心,就连上朝的脚步都格外轻快。

就在这一片混乱中,李庭芝星夜自淮东赶回,意图稳定局势。

常言道,中日友好靠韩国,中韩友好靠日本(划掉),要想让斗得你死我活的两方暂时休战,只能靠第三方敌人加入战场。

吕文德和贾似道对视一眼,我们暂时休战,先集火李庭芝这厮,将他搞下去再说!

李庭芝怀着一腔匡扶社稷、光复天下的热忱归京,结果遭到了史无前例的凄惨清算。

甚至一度被投入狱中,严刑拷打,如非姜才见情况不对,恐他孤身上路出现变故,派了大军在后面相随,俨然就要演变成又一次风波亭。

姜才、苗再成、许文德等一干人李庭芝的部将驻军临安城下,围而不攻,让他们交出主帅,就此归江淮各安天命,否则就休怪我等无情了。

贾似道掂量思忖一番,武锐军战力相当惊人,李庭芝练兵确有一手。

打不过,真的打不过,只得咽下这口气,将人放走了。

李庭芝自此心灰意冷,回归江淮地区,只一味奋战抗蒙,完全不奉宋廷为正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