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武德充沛(第3/5页)

邓剡将他教导得很好,授尽平生所学。

未来,张珪将作为大元宰相,讲经筵,行汉法,变儒治,平定叛乱,拥立新君,是文武兼备的一代名相。

他拔擢了不少汉官,也减免了众多的汉人劳役和赋税。

在自己身居高位之后,依然选择了汉法改革,向既定利益阶层斩首挥刀,是一件非常需要勇气的事。

然而,张珪未来再出众,毕竟还是靠其父的余荫入仕。

于谦不愿接触一个杀人灭国凶手的儿子,尤其是张珪他爹张弘范,如今还在威逼诱降他的先生,无所不用其极。

他悄然转身离去,过了一会,张珪发现他不见了,就问自己的老师:“方才那人是谁啊,单看气质,都快比得上我了。”

邓剡:“……”

倒也不必每次都顺带夸一嘴自己。

他告诉张珪:“那是文山的一个晚辈。”

张珪又问:“他看起来跟老师颇为熟稔的样子,那他的立场是?”

是可以为大元所用呢,还是像他的老师一样,虽然坚决不入仕为官,但也不避讳和元人接触呢。

邓剡:“他的立场就是文山这个人。”

张珪瞬间心领神会。

懂了。

就是死硬派中的死硬派,宁死不降的那种。

“难怪他一边跟您说话,一边始终用余光看着那位文丞相的方向,好像很关切”,少年喃喃道,“真可谓是望穿秋水,望眼欲穿啊。”

邓剡:“……”

这两个词是这么用的?

“回去抄书”,他板着脸地宣布,“《说文解字》先抄一遍。”

张珪苦着脸:QAQ

他小声说:“为什么我一见他,就有种遇见宿命之敌,爱恨交织、恍然大悟、人生各有其道、千山我独行不必相送的感觉呢……”

他以前也没见过于谦啊。

邓剡嘴角一抽,心想,你的问题,已经不是简单抄书能够解决的了。

这几个词组,不能说表答清晰,只能说毫无关联。

但他转念又想到,于谦虽然是后世的太子少保,但张珪也是未来的四朝元老,帝师宰相,身份上可谓旗鼓相当。

邓剡:我家崽也是很棒的!

他拍了拍少年的肩,鼓励道:“这说明,你以后会成长为一个很优秀的人,为师看好你。”

张珪立刻高兴起来:“谢谢老师!”

……

宴会上到处都是人,于谦颇费了一番功夫,才挤到先生身边。

张弘范实在是不怀好意,安排了一茬又一茬的人向文天祥劝酒道贺。

文天祥来者皆拒,肃然面南端坐,一动不动。

全场欢声雷动的热闹氛围中,像是泠川上一捧寂凉的雪。

唯独在看到前来的宋人降将翟国秀时,他沉如渊玉的眸中,终于泛起了一丝惊怒的微澜。

翟国秀曾是张世杰手下最重要的将领。

张世杰待他不薄,大宋更待他不薄。

他却在本该为国而死,舍身取义的关头,就这样果断投降了,甚至还捎上其他几个宋人将领,一起出卖了宋军所有的布防信息,人员安排。

崖山海战大宋的覆灭之罪,他绝对要占很大一份“功劳”。

而此刻,翟国秀正在满面笑容地过来劝酒,面上完全不见国破家亡的悲痛:“丞相,来喝一杯,别做那么绝,指不定以后还要再继续同朝为官呢。”

文天祥连正眼都不想给他一个,冷斥道:“你根本毫无廉耻之心。”

翟国秀被这话一刺,登时怒了:“宋国都灭了,你还清高什么?我不信你真的不怕死!”

他还想再骂两句,却忽然想起自己的来意。

忙退后半步,点头哈腰地让开一条道:“副帅,他就是文天祥。”

元军的副元帅庞抄儿赤满身酒气,大步走来,要请文天祥喝酒。

他是蒙古人,一向粗鲁好战,很不服被张弘范一个汉人当了上司,就想着立功压他一头。

文天祥是忽必烈点名要的人,庞抄儿赤觉得如果能劝降他,可谓大功一件。

什么?

之前张弘范劝降那么多次都失败了?

这只能说明张弘范废物,跟他庞抄儿赤有啥关系!

看看他手里的刀,再看看这杯酒。

要么喝,要么死。

文天祥区区一个南人,还是个书生,难道有胆子反抗他不成?

还真有。

庞抄儿赤高举酒杯,不无威胁道:

“他们都说你聪明,就应该……用汉人的话怎么说来着,识时务,对,识时务哈哈。海上的十万南贼若是也能识时务,早就该投降大元,何必蠢笨不堪地来送死?”

文天祥伸出手,接过了杯盏。

晶莹的琉璃质地映着他明净苍白的指节,漾出一点清昳如水的光辉,仿佛刀锋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