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周

忽然陷入花钱的恶性循环之中|全职爸爸第十三周工作报告

小时候看过一部电视剧,印象中是谢东演的,讲一对情侣开始一起同居后,男的想买个看足球的大彩电,女的想买个大冰箱,都没钱。有一天正逢两人吵架,一个摔门走了另一个不甘示弱出门,用一种破罐破摔的姿态,两人分别买回自己想要的家电,然后在家发愁,以后几个月的饭钱该怎么办?

当时看这部电视剧时,我有一种特别淋漓尽致的感觉,钱,可不是应该花到一毛不剩吗?人年轻的时候,最瞧不上的就是花钱抠抠索索,说什么勤俭持家,细水长流。我妈很喜欢摆出一副语重心长的面孔,从小教育我:赚钱不容易,多么辛苦,我一天才多少工资,你今天就花了多少,这样下去怎么行?

说教的中年妇女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无趣的物种。

但是当小陈告诉我,他花了四万块给小孩上补习班时,我呆坐椅中,花了五分钟,才目瞪口呆说:你知不知道我赚钱不容易?

我在脑海中拼命搜索自己如何赚钱不容易的画面,想要声情并茂说出来,后来发现是种徒然,身为自由职业,每天不过在家翘着腿抱电脑敲敲打打,足不出户完成整个自给自足的过程。难怪很多人求问:到底该怎样开始这份职业?

这个月花得太多了。多到打开账单,上来一种心绞痛的错觉,这样下去如何得了?

整个家庭财政正陷入一种岌岌可危的状态。

主要六月是一个活动的季节,总得出门见点人,朋友叮嘱过我,你穿好点再出去,于是有一天我琢磨似乎是该花点钱,背帆布袋出去,显得这个人非常好打发一样。

二话不说,去买了个包。包都买了,顺手配几件衣服。

回来后,小陈忽然蹿到一堆包装袋面前问:这些你还要不要了?

我一阵心虚说,都扔了吧。

他把袋子收拾收拾好,说:我留着吧,以后可以上闲鱼卖。

又把发票整理整理好,看了一眼发票,又看了一眼我。

我尽量保持一个不卑不亢的态度,那什么,奢侈品是种投资,背这个出门谈生意可以多加点钱。

就在当晚,小陈通知我,补习班已经报好了,四万块,你方便现在打我卡上吗?

在当今中国,总的来说,花钱真的比赚钱容易多了。

小陈开始有意无意地打听我各种装备的价钱。

他帮我洗一件衬衫,问我,贵吗?要手洗还是干洗?

我说,贵啊,两千多呢,尽量送干洗吧。

小陈埋头沉思片刻,得出结论:你一件衣服,等于他二十节课。

我穿了一双高跟鞋,非常得意,问他,好看吗?

他说,好看,是不是挺贵的?

我又上当了,我说,当然了,一千多呢。

小陈又开始报价了,你看这种鞋你好多双,加上来够他上好几个月的课。

忽然间一个母亲陷入了某种彷徨,说得好像也有道理。当代妇女要维持一个较好的精神面貌,活出一副自己想要的样子,靠的都是人民币的力量。举个例子,今年33岁的我,感觉在身上花足10万块,就可以重回28岁。

做点医美,请个私教,哼,谁还不会爱自己似的。

小陈认为,这十万块更应该花在儿子身上。我发自内心觉得,花在我身上,好比赌注押在英国队,稳赢不赔,花小孩身上,是可怜的巴拿马队,好不容易进了世界杯,被踢了个六比一。

这是一个五岁的小孩,平时写2都是倒着写的,写14的时候先写4,再写1,他哪有什么投资价值?

问题是全世界都在说,教育是最值得投资的。

小陈报完培训班后,风尘仆仆回了趟老家办事。儿子又落到我手里,当即决定给他放放羊,重回快乐教育。

第一天下大雨,开车回来的时候,小孩在风雨中坐着板凳撑雨伞喊口号:划龙舟,开始!一二,一二,一二……

快乐教育就是不花钱的教育。雨小了点后,他不知道从哪找来两根木杆,开始更起劲地划龙舟,小孩真是太好玩了,看他在雨里畅快玩情不自禁萌生一个想法,其实送他去划龙舟也不错呢。后来了解到划龙舟是项贵族运动,在广州需要五千万起的身家,好讨厌啊,一个龙舟凭什么要这么贵才能玩?

大部分养家的男人都觉得快乐教育不错,只要不花钱啥都好,埋头挣钱的人通常只顾当下,以后怎么着,谁知道呢?

第二天紧赶慢赶送他去上补习班,从牙科诊所出来,医生追着我感慨,这么早去接小孩放学,大人还怎么上班?

可不,很多人为了接小孩放学两点下班。在补习班门口,照例听到富太太们聊天,聊夏天去伦敦商务舱还挺贵的,太太末了又叹息一句:我老公真的什么都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