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周

如何与岳母和平共处?——全职爸爸第四周工作报告

千万别把丈母娘的客气当真。平常还好,出门旅游的时候尤其要充耳不闻。

小陈对付我妈只有一种方案:不听不听……

要与岳母和平共处,第一条原则:离岳母越远越好。

不过经过我全方位观察,大部分丈母娘都会在小孩出生后,跑到女婿的世界里,她会不会走看运气,最主要看财力。家里请保姆阿姨的,一般老年人都很识趣地离开。

电视剧《我的前半生》里女主角的亲妈在女主角离婚前就不怎么出现,出现的时候还要看看女婿脸色,见好就收,开脚就溜。

目前我们一家三口借宿在我爸妈家里。每每想到没给小陈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我总是忍不住半夜唏嘘,扼腕叹息。借宿一开始是为了省钱,后来是为了孩子,搬家的话小孩要换幼儿园,不换幼儿园还住在这里的话,附近又没什么看得过去的房子,总体感觉是又丑又贵,要么是乡间拆迁安置毛坯房,要么是暴发户专用豪华中式田园风别墅。

我总是语重心长劝小陈,忍一忍,再忍一忍,总有一天,等我有钱了,买好房,到时候我一定把我爸妈拦在门外。怕他不信,我还专门跑去跟我妈说:“以后等我买好房子,你不要来跟我住。”

她呵呵一笑:“你买得起吗?”

总之,这就是目前比较尴尬的家庭内部生态环境,我们暂时没有一笔巨款来打破僵局。我提醒小陈:“孙悟空不也被压在山下五百年吗?对伐?你想想这是不是一种特殊的磨炼?”

总之,这就是目前比较尴尬的家庭内部生态环境,我们暂时没有一笔巨款来打破僵局。我提醒小陈:“孙悟空不也被压在山下五百年吗?对伐?你想想这是不是一种特殊的磨炼?”

小陈说:“下学期搬出去吧,还有五个月。”

经过一个月的磨合期,小陈已经摸索出了一套和我妈的相处之道。

千万别把丈母娘的客气当真。平常还好,出门旅游的时候尤其要充耳不闻。

我妈拿着一个小箱子跟我们一起去云南,为了显示她没占我们便宜,一直走艰苦朴素路线。比如问我住的酒店是不是农家乐,比如我问她吃什么,她一定说随便吃点算了。刚跟我吐槽过飞机上那个饭是辣的,到房间我问她要吃点什么,她坚决摆手:“不要不要不要,我饱了,什么都不要。”

小陈对付我妈只有一种方案:不听不听……

我们一共四个人,他点了五个菜,我妈果然从隔壁房蹿过来,拿着筷子,以一种“我绝对不是坐下来正经吃饭,真的是随便尝两筷子”的姿态,加入战斗,这时候她又有了新的说辞,“来都来了,吃点当地特色吧。”

当地特色也都是辣的,炒米粉、炒苦菜、辣子炒肉、家常豆腐,通通都是辣的。辣到远方来客每个人都大口喝饮料,如果这时候小陈说一句“还是妈做的菜好吃”,我妈肯定高兴疯了。

当然小陈不是这种人,他吃得格外起劲,只要一出门就两眼发光,什么都要尝尝。幸好我妈跟以前不一样了,不会再说:“外面的菜有什么好吃的,你看这么油,厨师为了肉嫩,会放一种粉的,你知道吗?我做菜从来不放,小孩吃这种东西能好吗?”

沈女士说了两句:“辣,辣死了。”然后就识趣地回房间了。

第二天小陈说:“我们要去丛林飞跃,妈,你去吗?”

“我不去。”

小陈买了四张票,我妈站在台子上,不停地为小孩担心,“宝宝行不行啊,这里这么高,他怕的吧?”

儿子一声不吭地滑到了丛林那一头。我想起有一次带我妈和小孩一起看4D电影,小孩全程只是紧紧攥着我的手,我妈全程大呼小叫:“啊呀,有水喷出来,妈呀座位底下有东西,怎么有风吹过来啊?”

沈女士童心未泯,果然一路叫着过去了:“我有点害怕啊啊啊啊啊!”

小陈保护儿子,在前面慢腾腾走各种钢丝、梅花桩、小吊桥。沈女士心急,总是跃跃欲试冲上去,然后停在半路,忽然开始脚底打战:“我怕呀,怎么办呀,教练你放我下去吧。”

教练是个二十岁左右的彝族小伙子,对我妈千求万求:“阿姨你一定要坚持啊,你掉下去我要拿梯子去把你捞上来,太累了。”

我想象了一下现场打捞的场景,不禁为我妈默默祈福,如果她掉下去,第一个想要灭掉的人,可能就是小陈吧。

等沈女士渡过难关后,忽然就放松了,又开始问教练:“小伙子老家哪里?一个月工资多少?”

不知道为什么她总是对别人赚多少钱特别感兴趣,我们一家专程飞来云南看野生动物,她像专程来做暗访一样,一会儿问扫地大姐,今年多大,一个月赚多少,一会儿又问整理房间的,一个月赚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