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工作吧,收益十位数起跳(第2/4页)

“可以。”

“没问题。”

“那我多要一点吧,35%,应该没问题吧。”

宿化的心理底线,也差不多如此,少一点,可别的方面,眼前这个同龄人让他觉得太过不可思议,让他不禁怀疑这位大老板的成功,到底是不是运气使然。

所有他觉得都可以谈的一些条件,对方根本不谈,尤其是在对公司的参与、掌控方面,自己设置的线是将他完全排除,只做一个单纯的投资人,这或许是所有创业者最希望拥有的被投资状态。

是大智若愚,还是有着自己根本不能理解的高瞻远瞩?

人家是早已得到了印证的成功者,宿化仅有一个闪念对方是个运气好的小白丁,闪念之后,开始自省,是我太自信了,而对方看到了我看不到的高度?如果是这样,哪里是我看漏了的区域?

35%,这份额,接受宿化对于AB股的未来规划分配,他这边,会配合,会站在两位联合创始人的立场,包括未来对于手中握有份额的处理,也都顺应了宿化的要求——至少先打声招呼,你想要离场了,给我们一点时间提前反应。

对于剩下的份额如何分配,接下来的战略发展如何进行,魏涛恪守己责,不问一句,自己为何又要拿1000万还少了股份,也不去纠结,未来两轮跟投的估值优惠,算是他在意向协议合同里,唯一得到对自己有利的条款。

简单的敲定之后,魏涛并不介意对方防备着猫牙,防备着自己,他甚至表示,我除了监管财务的股东资格外,别的都可以不要。

说是这么说,不可能将这个权限都给限制了,落在纸面上的限制是不可能了,口头上有这么一句话,宿化会当真,魏涛也当真。

宿化如何去细致的敲定合同,魏涛不管,也不在意,招待了两人吃好喝好,第二天一大早离开安排车子相送。

程笑给魏涛发了一条信息:“不好意思魏总,他太谨慎了。”

“能理解,没事。”

连在松江丰富双方谈判内容、严谨落在纸面上制定合同都不敢,生怕在别人地盘,吃亏或是遇到身不由己的事情。

回去,制定初稿,发过来,再进行磋商,最后将终稿拿在手里,双方签字,慢手将会进入崭新的一页。能够敌对状态下脚踩两船,魏涛也算是第一人了,从美团饿了么到现在。

对比宿化的谨慎不信任,带着《崩坏学园》优质成绩过来的蔡宇刘伟罗皓三人,则真诚了许多,或许是带有一些理想主义者的技术宅都如此,他们更喜欢创造之后的成绩,对于身外之物的追求,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更为真实的,是他们没有想得那么复杂,只当一切是水到渠成,我将游戏做好了,卖钱了,我自然就赚钱了,赚很多很多的钱。

很多模式,都是在不断的吃亏中了解,都是后知后觉的找人帮着运作。

即便是现在,有了安顺给支撑,有了魏涛在后面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过年的时候分得不少钱算是解决了温饱问题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财富自由,他们是满意的,可还是会有一些人,阴阳怪气的说,他们的能力与价值,并没有与收入进行相应的匹配。

这种情况他们不理解,魏涛见得多了,给一百万,少,给一千万,还是少。

无论你给多少,那些阴阳怪气的声音,都会以我不会坑你害你我是在帮你的口吻告诉他们三人,你创造的价值大半都被魏涛拿走了。

好在这三人的人品还是过得硬,不懂却拥有足够的智商,曾经创意到处碰壁,创业被人戏称儿戏,谈理想更是让人觉得可笑。

当时谁给了他们机会?

是松江的这位魏总,是在埋头苦干一两年时间里突然成功到需要仰视的魏总。

背靠大树好乘凉的道理懂,他们是不管不顾的研发,消耗很大,钱花没了,打个电话,魏总从没有二话。

《崩坏学园》上线之后,赚的第一笔钱,他们是高兴的,数据支撑着让他们知道未来会有很多很多钱在等着他们,过年了,一人拿着一百多万回老家,给自己放个假,给老家的父母买个房,让他们看看孩子终于凭本事赚钱了,这些年学习计算机可不是为了打游戏,是真的互联网计算机的时代到了,我们即便是沉迷于打游戏,现在也可以凭借着游戏赚到天文数字。

三个人的心态很好,他们知道游戏赚钱了,知道游戏知名度打开了,知道潜在价值有了,可他们不想过多的关注,只想有更为充足的研发资金,去继续带着一群技术人才,将梦想继续延续。

“需要多少钱?”

散财童子魏涛,人傻钱多不唧唧。

带着三人,泡温泉,按摩,吃美食,喝着酒听着他们去畅谈梦想。